□汪恒
九月的风总带着桂花的甜香,每当这个味道漫进窗棂,我总会想起高三那年的深秋,想起办公桌后那个握着红笔的身影——我的语文老师卢建明。他像一束明亮的光,轻轻拨开我青春期的迷雾,让我在迷茫的岔路口,看清了前行的方向。
那时我正陷入人生最灰暗的低谷。父母离异的消息像一块巨石砸进平静的生活,课堂上我总盯着黑板发呆,作业本上的字迹越来越潦草,月考成绩更是一落千丈。班主任找我谈过几次话,可那些“要加油”“别分心”的叮嘱,像落在棉花上的拳头,没能触到我心底的症结。直到某个周三的晚自习,卢老师把我叫进了办公室。
他的办公室很简朴,靠窗的位置摆着一盆文竹。卢老师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翻出成绩单,只是从抽屉里拿出我的作文本,翻开最新一篇《我的周末》。那篇作文我写得敷衍,满纸都是“无所事事”“天色很暗”这样的消极句子。他用红笔在“暗”字旁边画了个小小的太阳,抬头时眼里带着温和的笑意:“你看,就算阴天,也会有云缝里漏下来的光。”
我忽然就红了眼眶,那些憋在心里的委屈、恐惧,像决堤的洪水般涌了出来。我哽咽着说自己觉得很孤独,觉得未来一片漆黑,甚至想过放弃高考。卢老师没有打断我,只是递来一张纸巾,等我平复情绪后,他给我讲了自己的故事。原来他年轻时也曾经历家庭变故,一度放弃学业去工地打工,是一位老教师找到他,从工棚里把他拉回到教室:“困境是暂时的,知识能改变命运。”
卢老师指着窗边的文竹说:“去年冬天它几乎全枯了,我没舍得扔,按时浇水,开春就又冒出了新芽。人也一样,遇到寒冬别放弃,只要心里有光,总能等到春暖花开。”那天办公室的灯光很暖,他的声音像春雨般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临走时,他在我的作文本上写下“心有光芒,必有远方”八个字,那红色的字迹,像一束光,照亮了我迷茫的前路。
从那以后,我像是变了一个人。课堂上我不再发呆,认真听讲做笔记;课后我不再躲在角落里,主动向同学请教问题;晚自习结束后,我会留在教室多学一个小时。卢老师也常常关注我,每次批改完我的作文,都会写下鼓励的评语;遇到我解不出的难题,他会耐心地为我讲解,直到我完全明白。
高考成绩出来那天,我拿着录取通知书跑到卢老师的办公室。他看到通知书上的大学名称,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就知道,你一定可以的。记住,无论以后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忘记心里的那束光。”那天阳光正好,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身上,他的身影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光。
如今,我已经毕业多年,也成为了一名教师。每当我看到学生们迷茫的眼神,我总会想起卢老师,想起他办公室里的那盏灯,想起他写下的“心有光芒,必有远方”。我也会像他那样,用耐心和爱心去照亮学生们的人生之路,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再迷茫,不再彷徨。
又是一年教师节。窗外的桂花开得正盛。我拿起手机,给卢老师发了一条信息:“卢老师,谢谢您,是您成了照亮我人生的那束光,让我找到了前行的方向。祝您教师节快乐!”发送成功的那一刻,我仿佛又看到了他温和的笑容,听到了他温暖的声音。那束光,将永远照亮我的人生,指引我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