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帮助我们监测农作物的整个生长过程,及时发现并干预生长不良的地块。这使淄博市的农业保险更注重灾前的预防而非仅仅灾后赔付,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风险防范中,管理好粮食生产的每个环节,确保农业丰产丰收。”
8月19日,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以下简称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示范基地在桓台县田庄镇正式揭牌。仪式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卫星遥感图像,展示了田庄镇农作物种植地块的分布情况,详细呈现了精准投保理赔的实际应用成效。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副总经理李少华表示,田庄镇作为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首个挂牌的“双精准”示范镇,标志着淄博市农业保险在精准投保理赔方面的探索走在了全省前列,将为全省推广“双精准”工作积累宝贵经验。
在聚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淄博特色板块的进程中,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的意义何在?
农业保险是服务“三农”的重要金融工具,而“精准投保、精准理赔”已成为新时代农险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做到应赔尽赔”,并明确提出了“双精准”的要求。去年1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等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指明了“双精准”工作的方向与路径。为强化农业保险在灾害风险防范、损失补偿等方面的作用,提升服务质效,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决定在部分县区开展粮食作物保险精准投保理赔试点工作。在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承接的3个试点县中,淄博市桓台县和高青县名列其中。
今年3月,桓台县、高青县探索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实现了对行政村的精准“画像”。72个行政村的农户投保数据与遥感核查结果高度一致:从地块采集信息看,农户投保面积与地块采集面积、遥感核查面积的偏差不超过3%;从面积核对看,投保面积、圈画面积、遥感面积三者比对偏差率控制在3%以内。
精准投保理赔试点,能为农业保险和农业生产带来什么?
“太保产险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的优势在于遥感技术的科技含量和规范的流程。”太保产险淄博中心支公司总经理黄诗江告诉记者。 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物联网等技术手段,通过收集农田面积、作物长势、土壤状况等多维度数据,可以精确评估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为精准制定保险方案提供依据,使得风险评估数据更精确。
同时,运用卫星图像分析、无人机测绘等技术,可以精准确定农作物的受灾范围和损失程度,结合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对比分析受灾前后农业生产状况,确保定损结果科学合理、经得起检验。
更为重要的是,依托卫星遥感技术,保险公司可以实时掌握农作物的长势和灾情变化,并形成直观的监测和评估报告。结合农业农村部门和气象部门的共享数据,能够为农户提供贴合实际的防灾减损建议,让农业保险既“灾后赔”也“灾前防”,为农业丰产丰收增添保障。
“利用遥感、人工智能、时空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推进粮食作物保险精准投保理赔试点。通过比对保单数据和遥感监测数据,不仅能够有效规范农户和承保机构的投保、承保与理赔行为,还能着力解决长期困扰行业的道德风险问题。同时,这一举措能够切实增强参保农户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市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手段,近年来在降低农业生产风险、稳定农民收入方面作用日益凸显。“粮食作物精准投保理赔工作,能够依托先进技术手段,有效避免财政资金虚报冒领、跑冒滴漏等问题的发生。”市财政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在全市农业保险工作中推广卫星遥感技术,切实回应农户对高效服务、公平理赔的现实期待,为财政补贴资金的规范使用和科学配置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全媒体记者颜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