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淄博晚报

我与琉璃共诉千年故事

日期:08-27
字号:
版面:第A06版:A06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琉光璃彩——淄博琉璃艺术展”中讲解。

□田雅楠

从北京的晨光初现时承接第一缕光亮,到夕阳西下时送别最后一抹余晖,我们以昼夜为轴,缓缓铺展淄博琉璃自远古绵延至今的细腻纹路。从初接任务时那份既紧张又难掩的激动心情,到如今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能够游刃有余地向大家讲述淄博琉璃的千年发展历程,以及现当代琉璃技艺如何在传承中实现创新转化,这段成长的岁月,不知不觉间已悄然走过两个多月了。

距离中国国家博物馆“琉光璃彩”展览开幕仅剩一周时,我意外接到了讲解任务。接到任务的瞬间,我内心激动不已,对“能站在国博讲琉璃”充满了期待。然而,冷静下来后,想到要在短短七天内,将展厅内183件(套)琉璃文物与工艺品的背后故事和工艺彻底理解并生动讲解,不禁开始担忧自己能否担起这份重担。

然而,转机往往藏在熟悉的角落。翻阅展品大纲时,我忽然认出了几个“老熟人”。它们曾在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的展柜里,陪我度过了无数个讲解的时光。那些曾被我认为难以跨越的鸿沟,在我日复一日的坚持下,逐渐被填平。这些经历,最终成为我开口讲解时自信的源泉。

在展览开幕式结束后,同事们纷纷投入到紧张的讲解工作中,我自然也不例外。由于是第一次正式讲解,内心难免有些忐忑。然而,我注意到一位听得格外认真的阿姨,她不仅认真聆听,还与我积极互动,这让我逐渐放松下来,仿佛在向朋友们介绍家乡的琉璃。讲解结束后,阿姨长时间为我鼓掌,并询问了许多关于琉璃的详细知识。后来得知,这位李阿姨是国博的一名志愿讲解员,也参与了本次展览的志愿讲解工作。李阿姨的热情与和蔼,让我们很快熟络起来,她也成为了我在国博结识的第一位忘年交。在休息间隙,李阿姨还向我们分享了丰富的讲解经验,我们一起探讨琉璃知识,这些交流让我在短时间内迅速进步和成长。

讲解时最动人的,莫过于观众紧随的步伐、倾听时的克制与专注。在熙熙攘攘的客流中,一个即将踏入大学的女孩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从讲解的前言部分一直跟随我至结尾,整整四十分钟,始终出现在我的视线范围内,专注地听完了全程。结束后,她告诉我,几年前曾去过淄博,在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欣赏了许多精美的琉璃展品和陶瓷文物。此次来到国博,恰逢淄博琉璃艺术展,便决心一探究竟。此外,不少游客也表示,有机会定会前往淄博,亲身体验制作灯工琉璃的过程,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淄博琉璃,这一方水土孕育的瑰宝,逐渐走进更多人的视野,收获无数喜爱。身为淄博人,那份被认可的骄傲如同心底的微光,悄然炽热起来。我们期待借助此次展览,吸引更多目光驻足于淄博琉璃的流光溢彩之中,把对淄博的喜爱扩散得更广、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