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即将开启,我市各大商场超市的文具货架前、数码门店的体验区、电商平台的“开学清单”页面,处处涌动着“开学季”采购热潮。从传统文具到学习机、平板等数码产品,再到装满家乡特产的行囊,这场围绕开学展开的消费热潮,不仅勾勒出多元的消费场景,更折射出当下家庭消费观念的理性转向与情感需求的细腻表达。
传统品类热销:
开学文具花样多,置办新装重实用
8月26日,记者走访张店区多家商场、超市及文具店发现,开学装备占据最显眼的陈列位置,从满足基础需求的文具到凸显个性的创意用品,分类清晰且针对性十足。
在新村路上的一家文化用品商场内,兼具实用性与保护性的课桌垫、包书膜成了小学生家长们的“抢手货”,这些产品大都具备防滑、耐磨损性能,不少家长都是一次性购买两三套备用。“孩子刚上一年级,课本和桌面都得保护好,这种材质好清洁,用着省心。”一位正在挑选桌垫的家长说。
文具区热闹非凡,服饰区也借着“开学季”的东风开启促销模式。众多运动服饰品牌纷纷在中心城区各大商场一楼设立临时展柜,卫衣、运动鞋等百搭款被摆在C位,各类促销海报格外醒目。
“家长给孩子选衣服更看重‘实用’,舒适度和耐穿性是首要考虑的,不会盲目追求新款。”某运动服饰品牌销售人员表示,大多数家长都会选择能穿两个季节的基础款,务实消费的趋势在服饰采购中格外明显。
数码产品遇热:
选购更慎重,理性消费成共识
与开学文具的“求新求变”不同,数码产品的“开学季”采购更显理性。位于张店区柳泉路上的一家数码商场,学习机、翻译笔、平板等与学习相关的数码产品销量一路领跑。
“这几天,平板销量是平时的两倍,大部分是准大学生买去记笔记、上网课用的。”某品牌数码店销售人员说,消费者选购时不再盲目追求高端配置,而是优先考虑“够用就好”。例如,有的高中生家长会直接咨询“最便宜的学习机能否满足高中生使用”,更关注产品是否匹配孩子的学习需求,而不是价格越高越好。
采访中,多位家长提到“理性消费”的理念。“孩子上大学需要买电脑,但我们没选高端款,选了中端配置的,日常学习、做课件完全够用。”一位家长的观点颇具代表性。而学生群体也更显成熟,购买数码产品会提前做攻略,对比不同品牌的性能、价格和售后服务,不再单纯追求“大牌”或“高配置”。
线上采购受偏爱:
一站式购齐,满足个性需求
随着线上购物的便捷化,电商平台成为“开学季”采购的重要阵地。尤其是准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电商平台购置用品,实现“一站式备齐”。
“我在网上查了‘大学宿舍必备清单’,选了折叠桌、可调节亮度的护眼台灯和一套舒适的床上四件套。”即将开启大学生活的小李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待收货”订单。折叠桌不占空间,平时学习、放东西都方便;护眼台灯能保护眼睛,这些都是针对宿舍生活特点选的实用款。
线上采购还赋予了学生群体更多自主选择权。市民卢女士让即将上小学的女儿参与到采购中,“笔袋、卡通夹子都是孩子自己在网上选的,既满足了她的喜好,也让她知道‘需要才买’,不随便浪费。”卢女士表示,线上购物不仅节省时间,还能通过比价、看评价选出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家乡特色添温情:
特色伴手礼,满满“淄博味”
不少大学生在收拾返校行囊时,还会特意装上几样“家乡特色”。8月26日一早,在西安读书的大二学生小杨就背着鼓鼓的行囊踏上了返校路。他的行李箱里除了衣物,还塞满了淄博特色食品,有独立包装的周村烧饼、香甜酥脆的向阳酥,甚至还有密封好的淄博烧烤调料。“让室友们尝尝淄博味道。”小杨笑着说。
除了美食,具有淄博地域特色的文创手办也成了热门之选。在淄博华川商品城内,售卖琉璃手串、琉璃摆件等文创产品的店铺前,不时有学生模样的消费者驻足挑选。据工作人员介绍:“最近,有不少大学生来买这些文创产品,说是要送给外地的同学和老师,既精致又有淄博特色,比普通礼物更有意义。”这些承载着家乡记忆的小物件,让“开学行囊”不再只是简单的物资储备,更成了连接家乡与校园的情感纽带。
从精心挑选的文具,到按需购置的数码产品,再到充满温情的“家乡特色”,每一份“开学装备”的背后,都蕴含着对新学期的期待与祝福。“开学经济”持续升温,理性消费、注重实用与情感的趋势,让这场消费热潮多了几分成熟与温情。
(全媒体记者张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