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淄博晚报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风险

日期:08-23
字号:
版面:第A07版:A07       上一篇    下一篇

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不实承诺、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不仅给消费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还可能使消费者陷入法律纠纷。

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哪些“套路”?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有意误导或迷惑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合同条款的情况下,完成线上签字或刷脸认证,签署网络贷款合同。

不实承诺诱导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欺诈性承诺、夸大效果、杜撰信息,引诱、催促消费者报名并办理贷款。在合同中模糊内容表述或设置极为苛刻且仅利于机构或平台的条款,增加解约成本。

隐瞒贷款实际成本。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只宣传较低的表面利率、日利率、月利率,不披露较高的实际利率、年化利率、综合借贷成本,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或者在宣传时模糊收费标准,故意隐瞒额外费用,实际操作中以其它名义额外收费,导致实际支付的息费远超预期。

在此提醒市民,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警惕夸大其词或不切实际的虚假宣传;在选择各类服务时,优先选择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机构或平台。与此同时,不轻信、不冲动,不在诱惑或催促下贸然签约;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保障个人财产安全。

(全媒体记者颜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