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与
为期一个月的实习结束了。最后一次打开办公室的木质大门时,初秋的阳光正斜斜切过走廊。三十日,说长很长,说短很短。每日通勤时的夏日烈阳,每一个抱怨疲累的傍晚,如同电影般一帧一帧出现在面前,又被我锁进了记忆中。
初来乍到时,校对文件总像在迷宫里找出口。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里藏着细碎的陷阱,“截止”与“截至”的差别,“必须”和“必需”的用法,常让我对着纸张皱起眉头。后来我渐渐懂得,那些反复核对的字词句和标点符号里,藏着对文字的敬畏,也藏着前辈们对我不动声色的鞭策。
我曾跟随调研高青国井一九一五酒庄博物馆和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酒窖里,陶坛沉默地卧在地下,空气里浮动着粮食发酵的醇香。到了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换上防尘服的瞬间,气氛顿时严肃了不少,透过玻璃看智能生产线高速运转,机械臂精准抓取药瓶,传送带载着包装好的药剂如流水般向前。原来,药品生产竟要经过这么多精密的关卡。机器的嗡鸣里,藏着对生命的敬畏。这些碎片般的时刻,像晨光里的尘埃,悄悄落进三十日的缝隙,让这段时光更添了几分沉甸甸的收获。
每日打扫办公室是实习工作的一部分。打印机旁的碎纸篓总在下午满起来,我会悄悄地清理掉。那些摆着绿植、生机盎然的角落,整理得井井有条的文件,都在悄悄生长出默契,让重复的劳作有了细碎的甜。
跑各部门送材料,前辈知道我不熟悉各部门办公室,特意画了张歪歪扭扭的地图,上面标着具体的位置,还有那些只有我们俩才懂的小图标。伴着那些穿过走廊的脚步声,我逐渐熟悉了这栋古老而内涵丰富的楼。
收拾桌子时,发现自己贴的便利贴还在,“此处需核实”的字迹旁,多了前辈补签的“已查,无误”。夕阳把办公桌的影子拉得很长,一盆绿植的影子也爬上了我常坐的椅子背上。原来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子,早已用温柔的针脚,把我的名字绣进了这段时光里。
晚风卷起地上的落叶,我把书本轻轻放进书包里,说一句平时道的“再见”就好。毕竟那些教我严谨、赠我温暖的瞬间,早已变成了随身携带的星光。从此我无论走向哪里,想起这个夏天,总会记得有群人曾陪我,把青涩的脚印,走成了坚定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