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美食香满园,苹果煎饼脆又甜,宽厚里中来打卡,泉城古街共欢颜……”近日,在济南宽厚里景区,沂源网红“泰甜大叔”的沂源红苹果煎饼“全国行”直播团队“高调”亮相。
近年来,沂源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带动村民致富。煎饼里面加苹果,果蔬煎饼卷“鲜花”,在“文旅农商”深度融合下,沂源新农人把煎饼“玩”出了新花样,并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这次在宽厚里的直播,就是“泰甜大叔”全国推广路上的一站。
“泰甜大叔”名叫朱启田,是山东源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我是土生土长的沂源人,从小吃着煎饼长大,而我返乡创业近十年来,也从没离开过苹果园。”朱启田说,西里镇是“沂源红”苹果的发源地,独特的红页岩土壤培育出优质味美的苹果。这些年,他带着团队深耕“沂源红”苹果的种植与培育,参与建成“沂源红”苹果产业会客厅,打造的高标准山地苹果示范园,成为当地果业振兴的示范样板。
“光卖鲜果,路子还是窄。”去年,朱启田琢磨起了新招,“煎饼也是沂源特产,能不能把苹果添加进去?”经过团队多次试验,将苹果与传统煎饼工艺巧妙融合,独具风味的“沂源红”苹果煎饼终于问世了。“咱这配方很简单,不加香精、不额外加糖,只保留‘沂源红’苹果本身的香甜。”朱启田得意地说,制作过程中,平均每斤煎饼糊里都含有一个苹果,再经12小时低温发酵和18小时恒温焖制,摊出来的煎饼带着浓浓的苹果香,一口下去,回味无穷。
苹果煎饼一经推出,便获得消费者的广泛好评,目前已销售到广东、深圳、上海、济南等地区。
沂源县素有“山东屋脊”之称,境内没有客水流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得所产玉米、小米等粮食作物品质优良。当地素以煎饼为主食,其制作技艺已有千年历史,2008年沂源煎饼制作技艺被列入淄博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朱启田带着“沂源红”苹果煎饼搞起了“全国行”。“我要让这融合了‘沂源红’苹果天然果香与煎饼传统风味的创新美食,从沂源走向全国!”朱启田的团队从龙湾水乡起步,带着苹果煎饼一路走一路直播,已到过烟火升腾的淄博八大局便民市场,攀登过巍峨的东岳泰山,也在济南宽厚里、芙蓉街等知名街区留下独特果香。
“这煎饼口感软糯筋道,自带苹果的清甜香味,空口吃都像吃点心……”在各地直播过程中,苹果煎饼醇厚的麦香混合着苹果的清甜,引得游客纷纷驻足品尝、咨询购买。
今年初,在苹果煎饼基础上,朱启田团队还探索用各种新鲜果蔬汁液做成彩色煎饼,再将煎饼卷成花朵造型。玫瑰、水仙、康乃馨……原本果腹的煎饼,摇身一变,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
在西里镇煎饼花制作工坊里,游客小苏抱着一捧栩栩如生的“煎饼花”爱不释手。“彩色的煎饼听说过,但用煎饼卷成的花朵还是头一次见,真漂亮!”在这里,普通的煎饼,通过巧手制作,不但提高了农副产品附加值,而且成了当地文旅新名片。
“我们不只是在售卖煎饼,更是在传播沂源的特色农产品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到‘沂源红’品牌。”朱启田坦言,“大家觉着煎饼好吃,自然会问苹果从哪来,这不就把咱们的‘沂源红’苹果产业宣传出去了!”
苹果煎饼创新背后是沂源县对苹果产业的支撑。如今,从育苗、种植、销售、科研到文创,“沂源红”苹果产业链条正进一步完善,品牌价值与经济效益日渐凸显。一片片苹果煎饼,浓缩着“沂源红”苹果的精华,也承载着沂源新农人让家乡好物走得更远的执着。
(全媒体记者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