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淄博晚报

打枣

日期:08-14
字号:
版面:第A08版:A08       上一篇    下一篇

AI制图

□魏津

朋友发来微信,说周末去老刘家的老宅打枣。朋友解释:老刘所住的村子要统一规划,老枣树今年大概率也将和主人告别。老刘念旧,想招呼几个老朋友一起打枣。我说,发个位置图吧,多年不去,印象有些模糊了。

十年前的秋天,老刘打来电话:周末过来打枣吧,带着家人一起过来。

几家人赶到他家。喝茶、聊天,见人齐了,老刘站起身,招了招手:“走着,带你们开开眼。”

走出门口,有人问老刘去哪里打枣,用不用开车?

“老宅,上车的工夫就到了。”老刘笑吟吟地回答。说话间,大家就到了老宅的门口。打开大门,嗬,院里一棵老枣树,目测得有一搂吧,树冠有些夸张,几乎把小院全盖住了。枣也忒多,像满树的小灯笼闪烁,同去的孩子们忍不住大呼小叫。

“这树多少岁了?”有人问老刘。

“六七十岁应该有了吧。我盖房的时候它就在。”老刘答。

是啊,这么大的枣树,长在野外也够大,更何况是在院里头。简直太壮观了。

老刘准备了四五条竹竿、一架小木梯,还有大号的红色塑料袋。枣树紧靠着两间平顶储藏室,男人们上屋顶打枣,母亲们带孩子在下面捡。

小院里下起了“枣雨”,那些半红半青的枣儿,连带着碧绿的枝叶,噼里啪啦地从树上坠落。母亲们顾不得矜持,一边捡拾、一边随便用手抹一下,就“咔嚓咔嚓”嚼起来。孩子们则长一声、短一声地叫唤。想想也是,平时他们除了写作业就是上兴趣班,哪里见过这“天女散花”和“流星雨”的现场直播,这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快乐,是最简单也最忘我的快乐。

那段时间,正好是外孙女曈曈上美术班,收拾完打枣的“战场”,曈曈和两个比她大的孩子商量画画,三个孩子拿不定主意画什么,老刘就说:“画枣,画枣树吧。”

小院的水泥地面很平整,三个孩子分开来,成竹在胸,用粉笔信手画起来:枣连枣,枝连枝,树连树,中间还有白云,还有河流,一个孩子还画了一弯香蕉似的月亮,一架比月亮还大的秋千从弯月上垂下来,三个小朋友挤在上面荡秋千。画着画着,三个孩子的画连接了起来。哦,好大的一幅画,这可能是孩子们最放松、最惬意的即兴创作了,一种了不起的即兴创作。我们齐齐地为孩子们送上了掌声。

一晃,十年过去了。女儿一家也去了更远的城市。外孙女已经读初二,外孙也上小学五年级了。那些一起共过事的朋友,忙碌或者清闲,都在做着各自喜欢的事情。随着年龄渐老,彼此的联系少了,但心里都还惦记着对方。我和妻子回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亲情和友情叠加的面孔,如一帧帧清晰的画面,从眼前不断地定格、又闪过……生活的脚步从不曾停留,路途之上,总能捡拾到许许多多的美好回忆。

车跑了一个多小时,位置图上的目标已经越来越近了,想到灿若繁星的老枣树和树下老友们期待的目光,感动如阵阵潮涌,温柔地拍打着心的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