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7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淄博晚报

跨越失忆迷雾的生命救援

日期:08-05
字号:
版面:第A05版:A05       上一篇    下一篇

7月31日6时31分,淄博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的调度大厅里,一通通话在维持5秒后突然中断。调度员赵阳阳立即按下回拨键,听筒里传来急促的声音:“我出车祸了,我在哪儿……真的不清楚……”

求助电话里,患者对所处位置一无所知,手机定位也不成功。更令人揪心的是,患者表示现场既没有目击者可以求助,也看不到任何能提供线索的标志性建筑。头部创伤引发的突发性失忆,让患者连家人的电话都记不起来,当一句疲惫的“好了,等会再说吧”从电话里传来时,赵阳阳的心头一紧,她知道必须牢牢抓住这根随时可能断开的生命连线。

“您别急,我一直在这儿陪着您。”赵阳阳一边用温和的语气稳住对方的情绪,一边梳理突破口。在持续的耐心引导中,她像拼图般一点点搜集碎片化信息:首先确认事故中仅男子一人受伤,暂时排除了救援多人的复杂情况;“您可以打开手机通话记录或者联系人列表,随便拨通一个号码都行。”赵阳阳希望能通过患者的社会关系网找到定位的突破口;同时她进一步追问车型、车牌号等关键信息,计划联动110、122等警务平台,通过车辆信息追踪具体位置。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通话进行到5分17秒时,电话那头突然传来一个有用信息:“130……,这个号码好像是我爱人的。”这串数字,瞬间成为刺破迷雾的光。拿到手机号码的赵阳阳立即拨打,首次被拒接后毫不迟疑,一边联系110、122请求协助,一边继续拨打。7分钟内连续拨打8次后,电话终于接通。在简短的身份确认后,家属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他早上骑摩托车去进货了,现在应该在某某市场的东边。”

大致锁定事故区域后,赵阳阳用沉稳的语气安抚着同样陷入慌乱的伤者家属:“您别着急,我们已经根据线索调派救护车,现在需要您提供他常走的路线信息。”恰在此时,一位过路群众发现事故并拨打急救电话,赵阳阳从群众描述的细节中确认是同一事故。

当得知伤者头部出血时,她立即对过路群众启动电话急救指导:“麻烦您找一块干净干燥的布或毛巾,放在伤者伤口上牢牢按住,救护车马上就到!”

从最初的5秒挂断,到最终锁定位置调派急救车辆,赵阳阳14分钟不放弃,成为这场生命救援的关键。

当救护车呼啸着赶往事发地点时,这多通跨越失忆迷雾的通话,不仅精准锁定了事故现场,还为濒临险境的生命撑起了一片晴空。

目前,伤者经过救治,病情已趋于平稳。 (全媒体记者崔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