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水中背着老人跋涉数公里、在废墟中徒手挖出被埋48小时的孕妇……对博山特战救援队队长崔春杨来说,8年来,他参与的每一次救援行动都历历在目。从退役军人到救援队队长,崔春杨用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崔春杨的故事始于2017年。那一年,他开始了公益救援的征程,初衷很简单: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8年来,崔春杨带领救援队累计参与救援行动1000余次,救助群众1万余人次,从道路救援到抗震抗洪、从疫情防控到生命守护,崔春杨始终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使命,冲锋在前。
救援是生命的战场,专业是唯一的底气。崔春杨深知,每一次训练都是对生命的尊重。在他的带领下,救援队定期开展高强度训练,并邀请消防、医疗专家现场指导。2024年,博山特战救援队在山东省64支顶尖救援队伍比武中荣获第二名。
救援不仅是灾难中的逆行,更是平凡岁月的坚守。崔春杨带领救援队深入社区,走进学校、企业开展防灾培训,惠及群众超千人;设立“助学岗”,寒来暑往护送学生上下学,累计值守2114小时;为家庭困难学子发放助学金20万元,为孤寡老人理发、陪伴;开展道路救援、溺水打捞……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却让需要帮助的人感受到:社会有情,人间有爱。
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必有崔春杨和救援队员的身影。2023年北京房山抗洪,洪水淹没街道,崔春杨带领队员在齐腰深的水中背着老人跋涉数公里;甘肃积石山地震,23名队员驱车1800公里,在废墟中徒手挖出被埋48小时的孕妇……“每一次救援都是生命的考验,但我们从未退缩。”崔春杨说,正是这种无畏的精神,让博山特战救援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8年救援路,崔春杨失去了许多:陪伴家人的时光、赚钱的机会;但他收获了更多:团结、坚持与希望。“看到被救者眼里的光,我们找到了人生最大的价值。”
“公益之路,未必光芒万丈,但始终温暖有光。”这是崔春杨的座右铭。他们不是天生的勇者,只是选择在危难时挺身而出。未来,他将继续带领博山特战救援队,用行动诠释志愿精神,守护更多人的生命与希望。
(全媒体记者董晴晴 实习记者谷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