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淄博晚报

关于非法集资,老年人该警惕什么?

日期:02-25
字号:
版面:第A06版:A06       上一篇    下一篇

近年来,一些机构和企业打着“养老服务”“健康养老”等名义,以“高利息、高回报”为诱饵实施非法集资活动吸收老年人资金,给老年人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存在重大风险隐患。

养老领域非法集资有哪些表现形式?

以提供“养老服务”为名非法集资。一些机构明显超过床位供给能力承诺服务,以办理“贵宾卡”“会员卡”“预付卡”或预交“养老服务费用”等名义,以向会员收取高额会员费、保证金或者为会员卡充值等形式非法集资。

以投资“养老项目”为名非法集资。一些机构或企业打着投资、加盟、入股养生养老基地,以销售虚构的养老公寓或者以长期出租养老床位、销售养老公寓使用权等名义,通过返本销售、售后返租、约定回购、承诺高额利息、“私募基金”等形式非法集资。

以销售“老年产品”为名非法集资。一些企业不具有销售商品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为主要目的,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免费体检、免费旅游、赠送礼品、会议营销、养生讲座、专家义诊等方式欺骗、诱导老年群体,实施非法集资的行为。

以宣称“以房养老”为名非法集资。一些企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通过召开推介会、社区宣传等方式,诱使老年人签订“借贷”或者变相“借贷”“抵押”“担保”等相关协议,抵押房屋以获得出借资金,再将资金购买其“理财产品”并承诺给付高额利息等进行非法集资。

养老领域非法集资套路很多,不法分子以免费鸡蛋、面条、米油等为诱饵,引诱老人参与活动、讲座;一对一与老人进行聊天,嘘寒问暖,打亲情牌博取老人信任;利用前期建立的信任,虚构项目、伪造资质,以高额回报忽悠老人投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全媒体记者颜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