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淄博晚报

名师出高徒,“非遗学院”走出草木染传承人

日期:02-13
字号:
版面:第A06版:A06       上一篇    下一篇

“一块布料,一个染缸,将扎好的布浸入染料中,耐心等待片刻,就可以获得一件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草木染作品了。”春节过后,记者与山东轻工非遗学院首批学生李莹相约学院李莹非遗传承创新工作室,她一边搅拌颜料一边告诉记者。

2024年3月,山东轻工职业学院成立了山东省第一所高职非遗学院——山东轻工非遗学院。作为我省高等教育领域成立的首所非遗学院,开启了非遗保护创新和高等教育与非遗保护相结合的积极探索。

山东轻工非遗学院执行院长李莹是山东轻工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还是淄博凯利丝绸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先后荣获齐鲁首席技师、山东省轻工系统首席技师、山东省工艺美术行业技术能手、齐鲁巾帼工匠等荣誉称号,作品曾获“全国2022年度十大类纺织创新产品”“十二五”山东省工艺美术行业设计创新进步奖等。在非遗学院,她牵头创立了草木染工作室青悠坊,与十几个热爱草木染和非遗传承的学生开启了草木与颜色之间的探索。

老师李莹与学生李莹同名,这种奇妙的巧合似乎在冥冥之中暗示着一种传承的延续。

草木染,亦称植物染色,天然染色。它是一种古代民间染色方法,采用天然植物、中药材、花卉、蔬菜、茶叶等制成染料,为织物染色。蓝染、扎染、蜡染、缬染等均属此类。

一进入青悠坊工作室,便能闻到一股奇异的香味,学生李莹告诉记者,这是草木染制作过程中散发出的植物清香。“我们都是用天然的植物进行颜色萃取,所以植物本身的香味就会发散出来。”工作室中摆放着一些已经完成的作品,墙上的木架上塞满了色彩鲜艳的线团,窗边还摆放着一些小巧精致的工艺品,让人一走进来就感觉身心清净。

“作为山东轻工非遗学院的首批学生,我选择进入非遗学院是因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和责任感。非遗学院提供了系统学习和研究平台,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非遗的历史、文化和技艺,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了传承和创新的机会。”学生李莹告诉记者。

想要做好一件草木染作品并非易事。

草木染的工艺流程主要分为取、扎、染、成四个步骤,“特别是第二步扎结,有一百多种变化技法,各有特色,趣味无穷。”学生李莹说道,“我们的草木染取法自然,无污染,技艺多种多样,变化自然,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是机械印染工艺难以达到的。这也正是草木染独特的魅力。”

为了吸引更多人关注草木染技艺,青悠坊选择让自己的草木染作品和现代生活相结合,例如做成用于装饰的壁画,或者舒适柔软的衣服。“进行服装面料设计时,要重点考虑人们目前的心理需求,慎重选择材料。”学生李莹对此非常认真,“草木染特别适合应用于开发高附加值的绿色产品,符合环保生态要求,所以除用作高档礼服外,绝大部分可用于内衣、睡衣等贴身衣物。”

在山东轻工非遗学院执行院长李莹看来,非遗学院在推进非遗传承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而年轻人在非遗传承中的角色是创新传播,责无旁贷。“非遗学院通过系统的教育和研究,培养了一批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非遗传承人。为非遗项目提供了学术支持和创新思路,帮助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使其更具生命力。年轻人在非遗传承中承担着创新和传播的角色,通过学习传统技艺,结合现代科技和设计理念,创造出符合当代审美的非遗产品。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等平台,向更多人传播非遗文化,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参与非遗保护。”

据李莹院长介绍,青悠坊工作室注册成立了淄博青悠坊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目前销售额已经破百万元。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中,“青悠坊‘植物染+’东方范式文创转化平台”项目获得金奖,实现了学校在该项赛事上的新突破。

“未来一段时间,设计研发团队将在李莹老师的带领下,以草木染为基础,以创造性运用纹样为出发点,研发更丰富的图案题材,比如:几何纹、鱼眼纹、回纹等纹样,牡丹、莲花等植物,福、禄、寿、喜等文字,丰富印染主题,形成青悠坊独特、清新、朴素的印染风格,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生李莹告诉记者。 (实习记者谷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