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的正月,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其中以乌河七孔桥踩桥会尤为引人注目。2月13日,农历正月十六,寒风料峭中,来自临淄本地及潍坊、东营等周边地区的民众齐聚杜家村,共赴一年一度的踩桥盛会,以期在新的一年里祈福安康。
一大早,来自青州邵庄的赵凤兰与儿媳怀抱孙子,满心期待地来到踩桥会现场。她告诉记者:“俺娘家在这里,这是我从小的记忆,每年我都会来参加踩桥会。‘踩桥踩桥,一年不冻脚’,我们都会走三个来回,祈求全家平安顺利。”
乌河七孔桥,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跨越五百多年历史长河,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长江以北唯一保留踩桥习俗的地方,民间传说在这一天走过七孔桥三个来回,可保一年无灾无难。2010年,这一习俗被列入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临淄区稷下街道传承文化的重要活动。
今年,踩桥会活动别出心裁,将黄河文化与民俗风情相结合,现场不仅提供了农产品展销和文化展示平台,还增添了舞龙、舞狮、锣鼓、秧歌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临淄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展示和销售,更是为此次活动增色不少。据统计,此次活动约有2万余人次参与,场面蔚为壮观。
杜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钦介绍道:“我们致力于将乌河七孔桥踩桥会打造成为展示稷下特色的文化盛会。今年,我们邀请了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展,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
稷下街道党工委书记崔文斌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耕“黄河大集”和“乌河七孔桥踩桥会”两大文化品牌,挖掘和利用优秀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事业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助力“文化稷下”建设走向深入,为“五城联建”中国式现代化新临淄的建设贡献稷下力量。(全媒体记者于谦 通讯员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