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条服务型执法构建优质营商环境
日期:02-14
日前,周村区某百货店因对相关法律规定缺乏了解,在未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将自用后剩余的鹿角胶(OTC类药品)进行销售。周村区市场监管局对此进行立案调查后,根据规定对该百货店实施了“包容执法”。
原本面临高额罚款的违法行为,在“以柔克刚”的执法新模式中得到了妥善处理,当事人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据执法人员介绍,该百货店的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将面临150万元以上高额罚款。鉴于涉案产品数量只有1盒,系初次违法并及时改正,未发现实质性危害后果,相关情况符合《淄博市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2024版)》的规定,决定对当事人不予处罚,但依法对当事人进行了批评和普法教育。
“我们以后将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守法规范经营,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该百货店经营者由衷地说。
一直以来,我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聚焦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堵点难点,锚定主责主业,构建起“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全链条服务型执法新模式。
首先,坚持事前把“隐患体检”做到家,在风险化解中彰显监管“精度”。“我们坚持研判在前、服务在前、普法在前,通过为企业提供精准“隐患体检”,帮助企业提前发现、靠前化解各类风险。”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郭亦华表示。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定期召开市场监管领域风险会商会议,对潜在隐患进行精准定位与深入分析,科学评估等级、及时化解,确保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探索建立小额纠纷接诉即调先行赔付机制,2000元以下的纠纷,由基层人员调查后先行赔付,确保“纠纷就地解、矛盾不离淄”;开展合规指导服务,选取1000家企业送政策、送职能、送服务,上线“淄博市场监管助企赋能码上办”小程序,梳理发布知识产权、质量、品牌、标准、计量等60项服务事项清单,同步制作解读视频、宣传画册等,确保惠企政策入脑入心、落实落地;坚持“边执法边普法”,细化具化普法计划和清单,将涉企基础法规要求融入行政执法全过程,企业法治意识和依法经营理念全面增强。
此外,坚持事中把柔性执法做到位,在优化制度中彰显执法“温度”。市市场监管局着力让“少处罚”成为最温情的执法,梳理公布轻微违法不予实施强制措施清单33项、免罚清单50项、轻罚清单18项。同时,让“重违严惩”成为最严厉的震慑,深入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对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果断“亮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坚决筑牢安全发展底线。2024年,全市共查办相关案件1.6万件,移送公安机关25件,5起案件入选市场监管总局典型案例。
最后,坚持事后跟踪问效做到底,在延伸执法中彰显服务“深度”。执法人员坚持案结事不了,每年对不少于5%的重点案件开展事后回访。按照“处罚可免、责任不免”原则,对免罚企业开展批评教育、行政指导或约谈告诫,通过涉案主体“回头访”、相关事项“回头看”、相关产品“回头检”等措施,指导督促当事人及时改正轻微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合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对拒不改正或者改正后再犯的,依法进行处罚。同时,创新开展信用“唤醒”服务,对被行政处罚、列入异常经营名录的企业,通过群发短信、电话联系、邮寄信函、现场核查等方式,督促企业履行主体责任,避免“以罚代管”“罚而不管”,切实为企业信用约束“松绑”。
(全媒体记者赵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