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勉山
绘画之美源自于生活,亦是生活物相的高度凝练和抽象表达。它符合自然之道,又表现出万物相生相克的和谐感和大自然丰富多变的生命感。
对于画家而言,他们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诠释着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画面上的点、线、面作为一种载体,承载的是绘画者的思想情感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著名工笔画家赵永夫就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艺术化的笔墨语言将人性之美展现于画纸上。
赵永夫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硕士研究生班,师从何家英、杨沛璋、霍春阳等教授,研习工笔人物画及工笔花鸟画,尤以仕女人物见长。初识赵永夫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是憨厚、朴实、谦虚,幽默风趣又才华横溢。虽然年轻却声名鹊起,但他不骄不躁,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真性情。
现代绘画的一大规律是中西结合,一个讲究光影的立体地域,一个讲究线条的平面国度,二者巧妙融合不是件容易的事。赵永夫的中西合璧相“融”而不是单纯的“合”,融乃融其精髓,骨质去离,而“合”就要杂乱很多,可带骨换皮,也可更肤浅地化妆整容,但无论怎么整,在艺术的探索上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赵永夫在这点上十分理智,不换骨也不换皮,保留了中国工笔画的古典韵味和表现手法,其画面构成和情绪设计上表达西方的特征,内敛却不羞涩,恬静而不呆板。他塑造的仕女神情含蓄如青云蔽月,形象妩媚若薄雾萦花。
欣赏赵永夫的艺术作品,那一幅幅唯美逼真的画面令人身心愉悦、心驰神往、流连忘返。观其仕女图,他笔下的仕女秀润而娴雅,淡妆而高洁。画中的色彩唯美至极,其画作的仕女穿着长长的裙子,淡淡的肤色,似醉非醉的眼神,像极了秋天的落英。她们悄悄地在画中,或作诗、或弹琴、或伫立,有的在低语,有的在吹笛,有的在朗读,但这些都不会影响画面透出的沉静。女孩儿的裙子颜色靓丽却不出挑,婉约地融合在花丛中,清丽而淡雅,给人一种美丽且高贵的感觉。其作品《花落有声》中,微风拂过,无数花瓣悄然飘零,一个丰姿绰约的女子独自坐于席上,仰首接住空中飘落的花朵,这缤纷的落英能解女子的淡淡心事吗?女子身旁有下完的棋子、古朴的香炉,二者似乎都渲染了桃花的清香与芬芳,整幅画面呈现一种典雅、宁静的气息,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赵永夫的画作在线与形的结合、整体设色的把握、绘画艺术性的提炼中都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和面貌。创作上他懂得把握作品与读者的距离。我们常说,距离产生美,距离大小的把握也是要精斟细酌的。距离大了,观者无法领会,距离小了,观者情不自禁地想回避。他的作品《江南》把握得恰到好处,青青翠竹中,两个席坐在竹林中读书和弹琴的少女,她们专心致志的样子,使人浮想联翩。那弹奏古琴的女子和旁边手持竹简的同伴眼神里都流露出淡淡的感伤;香炉里,袅袅的烟雾兀自缭绕;竹林里,几只鸟散落枝叶间;鸟声伴着琴声,书香伴着曲韵……观众会情不自禁地与少女们一起思考、一起品读、一起弹奏,此情此景,煞是旖旎迷人。这样人们就自然而然地陷入了作者的绘画作品里,欲罢不能。赵永夫先生这幅画的线条流畅、飘逸,似行云流水一般;其设色淡雅,自然全无艳俗之气,这恰恰就是作品与读者最完美的距离。他的作品需要我们去细细地品味,方能感受其中所表达的古典美、韵律美……
人们常说画如其人,赵永夫先生的画一方面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画作中流露出一种真实,一种超然物外的性情展现。另一方面又给人一种不事张扬、平静和恬淡的逸气。在物欲泛滥、虚幻善变的时代里,像他这样潜心作画的人已经不太多了。期待今后在艺术的天空中看到他翱翔的身影,欣赏到他更多更好的作品。
(赵永夫,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壁画学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导师。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画展并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