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淄博晚报

沂源:“微创新”让金融服务更精准

日期:02-13
字号:
版面:第A09版:A09       上一篇    下一篇

县域经济作为国家经济的微观基础,其转型升级对于优化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及实现共同富裕具有深远意义。

作为一个山区县,沂源县提出坚决打好工业强县、农业富民、城市更新“三大战役”,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实现新突破。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金融服务如何立足实际做好结合文章?

人民银行淄博市分行沂源营业管理部(以下简称沂源营业管理部)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引导辖内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开展适合农村实际、农业周期、农民需求的金融“微创新”,使信贷产品服务的匹配性、可得性得到有效改善,极大提升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精准性、有效性,金融创新由量变逐步向质变演进。

“e贷”更宜贷,

金融“量体裁衣”助果农

春节前后,沂源县鑫峪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沂源红”苹果又迎来了销售旺季。丰产又增收,得益于在果树改良和种植规模扩大时,工商银行沂源支行提供的3年期300万元“苹果种植e贷”,帮助他们解决了资金难题。

前期,沂源营业管理部在组织开展“金融顾问乡村行”活动中了解到,苹果种植需要三年时间方可进入丰果期,投资期限较长。而目前金融机构的贷款多是一年期,即使是循环贷款,也需要一年一还,与苹果的生长收获周期不匹配。

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果农扩产的资金难题,沂源营业管理部逐一对接县内各金融机构,筛选考察现有全部果业信贷产品,多次召开金融支持果业发展交流会座谈讨论,最终选定工商银行“苹果种植e贷”作为突破点,指导工商银行沂源支行积极向上级行反映情况,为果农们量体裁衣,微调贷款期限,推出3年期“苹果种植e贷”。截至目前,该行已为农户、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放贷款超800万元,获得广大农户一致好评。

每年10月中旬,果农、苹果收购商会优先将苹果存入冷库保存,根据市场需求及价格情况对外出售。在入库期间,不仅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还因苹果未出售回款,影响苹果冬春水肥投入。如何帮助果农破局成了当务之急。

沂源营业管理部在详细了解山东齐鲁农产品交易中心仓单业务流程后,结合果农实际需求和现实困境,通过与金融机构、交易中心、果农各方的多轮研讨分析,最终确定指导工商银行沂源支行与该中心建立信息交互渠道,针对在平台上注册的客户,依据其果品入库仓单为质押,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依托现有线上金融产品制定“仓单e贷”特色场景方案,巧妙地克服了“动态仓单”的评估和管理盲区,顺利发放果农贷款,形成“增产+销售”全链条式金融服务,为果农免除后顾之忧。

截至目前,“仓单e贷”已发放11笔,金额4900万元,带动果品销售近5000吨,为600余家果农解决了苹果销售难题。

“暖巢”更暖心,农村养老金融开先河

“我都这么大年纪了,以前没交过养老保险,没想到还能领到养老金。”沂源县西里镇翟家庄村的老年人近一段时间以来挺开心。

去年以来,沂源营业管理部积极联合县人社部门主动为弱势群体兜底,专门对需要缴纳养老保险但因资金不足无法缴纳人员提供金融帮扶。沂源营业管理部对现行信贷产品进行梳理发现,多数信贷产品以市场化运行和风险防控为基本原则,难以满足缺少足够经济来源和抵押担保的弱势群体资金需求。

沂源营业管理部与人社部门和金融机构联合进行政策研究和多方讨论,逐步明确了以每月养老金发放金额足额偿付贷款月供为目标,实行“一人一策”测算养老金收入,灵活设计贷款还款时长,降低每月还款最低限额的金融支持方案,并引导沂源农村商业银行量身定做利率优惠、还款周期长、月供额度低的“安享贷”特色养老信贷产品,为县域60-65岁未参保人员提供资金支持,使其满足养老金发放标准,切实为居民养老实现增收。截至目前,该行已为17名农村困难人员解决养老保险缴存难题。

沂源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杨军介绍道:“沂源农村商业银行准确定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认真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创新推出‘安享贷’养老金融信贷产品。该产品额度虽小,但是惠及民生广,更是进一步下沉农村养老金融服务的一次大胆尝试。”下一步他们将不断扩大产品覆盖面,惠及更多有需要的老百姓。

同时,沂源营业管理部与民政部门合作,指导辖内金融机构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采购项目提供金融支持。

如工商银行沂源县支行为明夷红心(淄博)居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发放贷款70万元,帮助县内困难老年人家庭安装各类养老设施,为老人的晚年生活增添了安全感,使更多老人在家中安享幸福时光。

水碧草绿绘新颜,乡村宜居金融显担当

“现在河道里的水清了,树多了,空气好了,还建了公园,吃完饭都愿意带着孩子出来活动活动。”近日,正在沂河河畔拇指公园锻炼的一位村民,乐呵呵地对记者说道。

沂源是沂河的发源地,也是全县绿色生态建设的“标志河”。但近年来因为各种原因,两岸的生态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沂源县委、县政府把维护“沂河生态”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沂源营业管理部主动与县发改、财政、工信等部门对接,针对沂河流域广、河道杂、淤泥深、河岸高的复杂情况,重点解决现有政策贷款项目授信抵押不足导致金融机构审批困难的现实问题,引导农发行沂源县支行实施“整合打包、分级授信、进度贷款”的创新模式,向上级行争取最大限度的调整充实产品的兼容度,使惠及长远生态的贷款项目最终落地。

截至目前,农发行沂源县支行已经为沂河水域河道治理项目累计发放贷款8.8亿元。

近年来,沂源县获评山东省生态文明强县,创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入选“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沂源营业管理部与农发行沂源县支行和县财政、县发改等部门共同梳理沂河治理项目成功经验,以“气、水、土”治理为切入点,进一步提高绿植覆盖率,疏通水源涵养地和水气循环通道,围绕沂河流域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重点领域进行项目设计,进一步打通政策性信贷产品落地通道,重点支持沂源县域农村地区的道路改造提升、垃圾治理和乡村绿化建设等提升项目。

截至目前,该行已实现投放4.81亿元,规划县域污水管道建设达2825.38公里,绿化面积优化超14.2万平方米,新增拇指公园10座。

智慧更智“惠”,数字金融穿越乡村信息“高山”

“找银行贷款是个‘老大难’问题,不仅审批流程繁琐,我们养殖户还没有银行认可的抵押物。没想到沂源博商村镇银行的‘闪闪贷’还真做到了闪贷!”记者在悦庄镇唐家官庄村采访时,村民唐守圣对记者说。

唐守圣经营着养元山家禽农业合作社,在山地散养芦花鸡,养殖规模1.5万只左右。在养殖过程中,他常常因为购买饲料面临流动资金不足的困难。但是通过常规银行信贷产品贷款,审核审批流程时间长;并且芦花鸡属于“动产”,并不属于常规有效抵押物。

但唐守圣在一次到集市卖鸡时,遇到了沂源博商村镇银行的业务宣传人员后,一切变得不一样了。

唐守圣通过扫描“闪闪贷”二维码,仅仅用时10分钟,就获得了来自沂源博商村镇银行的10万元贷款。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沂源营业管理部在金融顾问志愿服务和金融座谈会交流过程中发现,金融机构在为农村地区居民提供金融服务方面,最大的困难在于农村居民金融活动较少,并且对个人征信的认知和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导致了农村居民信息挖掘、分析难度较大,对金融机构的风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针对一些传统金融无法精准滴灌的领域,沂源营业管理部一方面通过组织县域金融机构开展“金融知识进乡村”“金融夜校”等宣传活动,不断向农村地区居民普及征信、账户等相关金融知识,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另一方面,引导沂源博商村镇银行发挥独立法人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意识,通过金融科技、数字技术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释放“三农”数据价值。结合大数据风控模型和线下审核,该行推出快捷高效的特色数字金融产品“闪闪贷”,以最快的速度满足客户短期融资需求。截至目前,该行“闪闪贷”在贷户数3458户,累计放款10.63亿元。 (全媒体记者刘峻峰 通讯员丁峰 杨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