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淄博晚报

元宵节,非遗与民俗的交响

日期:02-12
字号:
版面:第A08版:A08       上一篇    下一篇

AI制图

首个“非遗版”春节的余韵尚未消散,非遗与民俗紧密相连的元宵佳节,又如春风般扑面而来。元宵佳节,这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的璀璨明珠,在淄博这片饱含历史底蕴与文化魅力的土地上,绽放出格外绚丽夺目的光彩。淄博,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元宵佳节赋予了独特的内涵。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非遗与民俗深度交融、相互呼应,共同奏响了一曲动人心弦的文化乐章。它们仿佛是两位默契的舞者,在历史的舞台上双向奔赴,演绎出一场精彩绝伦的和谐交响,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强大生命力。

当夜幕如墨,悄然晕染淄博的天际,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瞬间被花灯璀璨的光芒点亮,宛如踏入如梦似幻的仙境。淄博花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与别具一格的独特造型,让人不禁为之惊叹。一盏盏花灯,似灵动的精灵,色彩绚烂缤纷,形态千变万化。有的如娇艳欲滴的花朵,在夜色中优雅绽放,吐露着芬芳;有的仿佛神话传说中的瑞兽,威风凛凛,带着祥瑞之气降临人间;有的则宛如一幅幅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细腻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制作这些花灯的工匠们,始终默默坚守着祖辈传承下来的技艺,将无尽的心血与智慧,悉心倾注于每一盏精心雕琢的花灯之中。每一道工序,每一笔色彩,都承载着他们对传统技艺的执着与热爱。

市民们怀揣着满心期待,纷纷走出家门,悠然陶醉于这片绚丽的灯海。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惊叹与喜悦之情。这不仅是民众对非遗发自内心的热爱与追捧,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非遗工匠们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2025淄博玉黛湖花灯艺术节再度震撼登场。此次花灯艺术节,规模空前宏大,六大主题展区错落有致,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120余组花灯竞相绽放,争奇斗艳。除了花灯展示,还有丰富多彩的活动:非遗体验区让游客亲身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电音狂欢派对激情四溢,为节日增添现代活力;民俗表演精彩纷呈,展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个充满浓浓非遗韵味的元宵佳节,正张开热情的怀抱,迎迓四方来客。

与此同时,在淄博的各个区县,更多绚丽多姿的花灯于公园、大街小巷相继点亮。刹那间,火树银花交相辉映,将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昼,呈现出一幅“火树银花不夜天,此景只应天上有”的绝美人间奇景,令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除了品尝元宵这一元宵节必不可少的传统项目,倘若来到鲁菜发源地——博山,人们必定不会错过在聚乐村品尝一桌“四四席”的难得机会。“四四席”承载着博山独特的传统食俗,它以精妙的菜品搭配与烹饪技艺,为食客带来视觉与味觉的双重震撼。“四四席食俗”于1919年在博山聚乐村饭庄创立,它巧妙地融合了鲁菜文化中菜肴体系与宴席格局的众多精华,历经岁月沉淀,成为鲁中地区乃至整个鲁菜文化体系中,最具影响力与生命力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时至今日,“四四席”已然成为博山美食的标志性名片。不仅如此,任意一家博山饭馆精心制作的“网红酥锅”,同样不容错过,那独特的风味令人回味无穷。

在享用过“四四席”、品尝完酥锅后,不妨走进西冶工坊、雨点釉博物馆、爱美琉璃、金祥琉璃等场所,或是踏入颜神古镇、红叶柿岩。在那熊熊燃烧的火红窑炉旁,领略国家级非遗“博山琉璃烧制技艺”的独特魅力,感受省级非遗项目雨点釉的神秘韵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博山人立琉璃艺术博物馆,馆内陈列的上千件中外琉璃艺术精品,琳琅满目,每一件都堪称艺术杰作,为参观者带来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不啻是一次美的极致享受。

而在领略完这些精彩之后,便迎来了欣赏博山扮玩的美妙时刻。博山扮玩,作为当地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以其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展现着博山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将为这个节日增添更多欢乐与温馨的氛围。

博山扮玩,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形式丰富多样,令人目不暇接。在萱园,伴随着乱火纷飞的火流星表演,由雨果唱片公司专门录制成音乐专辑的博山锣鼓由远而近,一会儿是“紧急风”,一会儿是“蓬莱阁”,缓中有疾,疾中见缓,铿锵若滚雷炸地,叮当如细雨润土。博山锣鼓气势磅礴、节奏多变、音色明亮、欢快起伏。它源于江淮地区乡间锣鼓,明清时代,盛兴于苏、杭二州。清朝初期引进,初称“李家窑锣鼓”。是时,博山城成为工商重镇,商贸发展带来了文化的繁荣。李家窑锣鼓进入了发展高峰期,“李家窑锣鼓”遂被“博山锣鼓”所代替,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锣鼓声切,接着便看到了久违的西寨龙灯、李家窑旱船和三元村的百鸟朝凤。威武雄壮的舞龙表演,一二十米长的彩色巨龙在舞龙者刚劲有力的手中翻腾起舞,一会儿四海漫游仿佛要挣脱束缚,一会儿昂首攀起直冲云霄;还有活灵活现的舞狮表演。这是典型的写实“北狮”,迥异于“南狮”的写意,眼神逼真,身段浑圆,纤毫毕现。舞狮者们手脚并用配合默契,雄狮时而威武勇猛霸气无限,时而俏皮可爱憨态可掬,每个动作都行云流水天衣无缝,引得观众阵阵喝彩,叫好声此起彼伏。造型别致的旱船表演,在表演者们娴熟的“旦角鬼步”操控下,旱船摇曳生姿,仿佛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荡桨而行。在这些精彩绝伦的扮玩队伍中,有不少是家族传承,他们自幼便耳濡目染,稍长即研习武术,成年便跟着长辈刻苦练习,将这些传统技艺代代相传、延续至今。项目繁多的扮玩,在高青、沂源、桓台、临淄等地同时上演。民众们对扮玩的狂热喜爱和积极响应,让扮玩传承者们深感骄傲和自豪,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将这一宝贵文化遗产传承下去的决心和信念。

走进周村,周村烧饼的香气扑鼻而来。这种源于汉代“胡饼”的风味小吃,已经在淄博沿袭了1800多年。周村烧饼制作技艺作为国家级非遗,在元宵节期间更是备受青睐。烧饼工坊里,师傅们手法娴熟地操作着,一张张薄如纸片、香酥可口的烧饼新鲜出炉。游客们排起长队,只为品尝这一口地道的美味。有的游客还亲自上阵,体验烧饼的制作过程,感受其中的乐趣和艰辛。而民众的积极参与和口口相传,让周村烧饼这一非遗美食不仅在淄博本地家喻户晓,还声名远扬,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前来品尝。周村烧饼在市场中的持续走红,不仅是对其美味的认可,更是对传统制作技艺的尊重和传承。在周村古商城,芯子表演在激昂的锣鼓声中盛大开场。周村芯子(抬阁)是国家级非遗,作为淄博独特的民俗活动,以其惊险奇特、美轮美奂的表演形式,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孩子们身着华丽的戏服,装扮成各种各样的古典角色、戏剧人物,稳稳地站在高悬的芯子上,或造型亮相,或翩翩起舞,展现出优美动人的姿态。这项民俗活动源自明清时期,传承已久,其背后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传承人的辛勤努力和无私付出。每当芯子队伍经过,道路两旁的观众们无不欢呼雀跃,掌声雷动。他们的热情欢呼和真诚掌声,成为了对传承者们最大的鼓励和支持,激励着他们不断努力,将这一民俗瑰宝发扬光大,使其在岁月的长河中经久不衰、熠熠生辉。

踏入淄川,陶瓷、琉璃的绚烂光芒在元宵节的氛围中格外耀眼。淄川陶瓷和琉璃,作为淄博的文化名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工艺。陶瓷制作现场,工匠们熟练地拉坯、塑形、彩绘,一件件精美的瓷器在他们手中逐渐成型。琉璃工坊内,高温熔炉中流淌着五彩斑斓的琉璃液,工匠们用巧夺天工的技艺将其吹制、雕琢成各种精美的艺术品。游客们不仅可以近距离观赏陶瓷琉璃的制作过程,还能亲自参与体验,亲手绘制陶瓷图案或尝试琉璃小件的制作。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陶瓷琉璃不仅是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的寄托。民众对陶瓷琉璃的喜爱和购买热情,让这一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也为工匠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发展机遇。

在淄博的各个角落,民间戏曲的悠扬旋律在空中回荡。五音戏、聊斋俚曲等国家级非遗戏曲,以其婉转悠扬的唱腔和生动鲜活的表演,演绎着人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舞台下,观众们沉浸在剧情之中,随着角色的命运起伏时而欢笑,时而落泪。演员们与观众之间的心灵共鸣,让这些非遗戏曲深深扎根于民间,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次演出的成功,每一次掌声的响起,都是对戏曲传承者们的最好回报,也激励着他们不断创新,将更多优秀的作品呈现给观众。

淄博的元宵佳节,非遗与民俗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文化画卷。淄博的元宵节,是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是一次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是这座城市独特魅力的生动展现。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淄博用它的热情与活力,为每一个人带来了欢乐和温暖,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与幸福。它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些非遗和民俗活动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们承载着淄博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情感寄托。在这里,非遗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文化符号,民俗也不再是逐渐模糊的历史记忆。它们在民众的热情参与和积极传承中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鲜活地融入了时代生活。花灯照亮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扮玩传递着团结欢乐的精神,芯子展现了勇敢创新的勇气,陶瓷、琉璃、美食闪耀着艺术的光辉,民间戏曲慰藉了人们的心灵。在淄博,元宵佳节宛如一场盛大而深情的文化之约,演绎着非遗与民俗的深情相拥,见证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完美融合,更构建起历史与未来紧密相连的桥梁。

淄博元宵佳节里非遗与民俗的独特呈现,恰似一个神奇的时光暂停键。当它按下,人们仿佛从繁忙的现实中抽离,暂时忘却了萦绕心头的烦恼与压力,悠然沉浸在传统文化那如暖阳般温暖的怀抱之中。

对于老一代的人们而言,元宵佳节的种种传统习俗与非遗技艺,犹如一把把记忆的钥匙,打开了往昔岁月的大门,而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这则是一次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绝佳契机。他们在欣赏精美的淄博花灯、品尝传统美食“四四席”、领略博山琉璃烧制技艺的过程中,深深折服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震撼与感动,如同星星之火,在他们心中燃起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激发出他们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强烈责任感。淄博的元宵佳节,就这样在非遗与民俗的交织中,让传统文化的薪火代代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