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满生活的美好祈愿。这一天,逛庙会、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或汤圆,都是必不可少的“仪式感”。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元宵节的习俗因地域而异,北方人偏爱摇出来的元宵,而南方人则更钟情于包出来的汤圆。尽管做法不同,但它们都象征着团圆与幸福,成为节日里一道不可或缺的美味。
在岁月的长河中,石磨元宵制作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石磨元宵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用独特的工艺和味道,唤起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记忆与情感。如今,石磨元宵制作技艺在淄博得以延续和传承。
2月9日,淄博金益德烘焙文化创意产业园元宵生产车间里,一片忙碌景象。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元宵制作,圆柱形的石碾不停地运转,磨盘与糯米摩擦发出沙沙声响,糯米粉的清香裹挟着磨盘有节律的转动声,研磨好的糯米粉轻盈似雪,过筛后存储备用。另一边,经验丰富的师傅们熟练地摇制元宵,一颗颗圆润饱满的元宵在他们手中诞生。
据工作人员介绍,选料,是石磨元宵制作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优质糯米与新鲜馅料,是成就美味元宵的基石。每一粒糯米都经过精挑细选,只为保留最纯正的米香和最健康的营养。
石磨转动的韵律中,藏着先人对自然的敬畏。用石磨研磨的糯米粉既保留了糯米的原始风味,又使粉质更加细腻。这种低温加工方式,避免了高速机械加工对糯米香味的破坏,让每一口元宵都充满岁月的醇厚感。
摇元宵也是石磨元宵制作的关键步骤。将馅料切成小块,放入糯米粉中,通过6次至8次蘸浆和多次撒粉,才能确保元宵圆润饱满、口感均匀。
金益德食品营运总监王艳介绍:“石磨元宵比普通元宵的口感软糯,糯米香味更加浓郁。在选料和制作工艺上,石磨元宵采用传统石磨加工,然后使用摇制的方法,使得元宵的外皮更加紧实,虽大小不一,却用了最传统最朴素的制作方法。而普通元宵则用机器加工的糯米粉,通过滚动方式制作。煮制时,石磨元宵煮后面皮软而劲道,汤水甘醇味浓,带有浓郁的糯米面香味。另外元宵还可以炸制,口感外酥里嫩,别有一番滋味。”
金益德作为一家专门从事烘焙生产经营的老字号品牌,在选材、制作、销售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每一款产品都能带给消费者愉悦健康的美食体验。石磨元宵,作为其特色产品之一,更是经过了多年研究探索与实践,才将这一充满年味记忆的非遗美食呈现给大家。
2月9日,在博山新银座店购买元宵的大学生张盼盼表示:“奶奶说石磨元宵有土地的温度。”市民王雪梅提着刚买的元宵笑着说:“这糯米香让我想起小时候过元宵节的时候,父亲骑着‘二八’自行车去买元宵的场景。”
元宵节之夜,当万家灯火点亮团圆时刻,那些在石磨中沉淀的岁月和记忆,终将化作舌尖上的温情,流入每个人的心间。 (全媒体记者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