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淄博晚报

足浴养生,你真的做对了吗

日期:02-07
字号:
版面:第A08版:A08       上一篇    下一篇

“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这句流传千年的养生口诀,是否让您对足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足浴真的只是简单地泡泡脚吗?其中又蕴含着哪些科学原理与注意事项呢?

自古以来,药浴便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之中。汉代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便有许多药物明确标注“可做浴汤”。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曾赞誉:“热浴足法,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清代医家吴师机在《理论骈文》中,更是创立并整理了78条药浴验方,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那么,足浴究竟是如何发挥养生作用的呢?淄博市第一医院骨伤科医生李玲娣解释说,人体足踝以下分布着33个穴位,这些穴位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紧密相连。通过水的温热、机械和化学作用,以及药物蒸汽和药液的熏洗,足部穴位受到热力刺激,从而促进人体血脉流通、疏通经脉、调理脏腑、平衡阴阳。长期坚持足浴,可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增强抵抗力的效果。

然而,足浴虽好,但并非人人适用,也并非随意而为。李玲娣提醒广大市民,在享受足浴带来的舒适与惬意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泡脚的水温要适宜。水温过高会导致血管过度扩张,使大量血液流向下肢,影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供血;而水温过低则不利于药效的发挥,也无法达到理想的养生效果。

其次,泡脚的时间也要控制得当。时间过长会增加血液循环的负担,对心脏造成压力;同时,脑部缺血还可能引发头晕等不适。

再者,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不宜进行足浴。因为足部血管扩张会造成胃肠内脏血液减少,从而影响消化功能。

此外,对于足部有炎症、皮肤病或外伤的人来说,不宜进行足浴;而足部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则需单独使用足浴盆,以避免交叉感染。

在泡脚过程中,如果出现眩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泡脚,并用冷水洗足以缓解症状。同时,儿童和糖尿病患者也不宜用过热的水泡脚,以免对身体造成损害。

在选择泡脚盆时,李玲娣建议市民尽量选用木盆。因为金属盆中的化学成分不稳定,易与中药中的鞣酸发生反应,从而影响药效。在使用中药泡脚时,如皮肤出现起泡、瘙痒等不适反应,应立即停止泡脚,并及时就医。同时,由于足药浴所用药量大,且部分药物具有毒性,因此一般不宜入口。足浴完毕后,应立即擦干或洗净双脚。

(全媒体记者柴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