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制作的香囊里的中药成分很齐全,有薰衣草、薄荷、小茴香……都是治疗流感的中草药。”2月4日上午,在淄博市文化馆举行的非遗中药香囊制作体验活动现场,“橘源堂郑氏中医诊疗法”第八代传承人郑雯乐向到场的小朋友们介绍,“春节期间,除了常见的贴春联、挂灯笼,佩戴香囊也是节日的传统习俗之一,香囊在古代被视为辟邪和祈福的工具,尤其在春节这样的重要节日,香囊被认为可以带来幸运和健康。”参与体验的30余名小朋友亲手体验中药研磨等环节,感受非遗魅力。
“很开心获得认可,希望能将中医文化传承好并发扬光大。”去年12月,我市“橘源堂郑氏中医诊疗法”成功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山东丰富的文化宝库再添瑰宝。“95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郑雯乐向记者表达了她的期望。
坐落于桓台县的橘源堂国医馆有着278年历史,是当地中医药非遗文化的地标。
据郑雯乐介绍,橘源堂自清朝创立至今,一脉相承历经八代278个春秋,清时即有“临淄郑、广饶宋”之誉,是淄博市唯一历代传承人均被地方史资料记载并传承至今的医馆。因为拥有独家的中医诊疗法流派学术思想,2020年,“淄博橘源堂郑氏中医诊疗法流派”被认定为齐鲁医派中医学术流派。
你是否见过患者仅需要在手背上接受针灸治疗,便能有效缓解腰痛,而且在针灸的过程中,患者依然能够自如行动的绿色疗法?在橘源堂国医馆,记者见证了这一国家级中医药特色医疗成果——郑氏家传绝技特效无痛针法的非凡魅力。
“孙叔,等你手头宽裕了再付钱就行。”采访当天上午,一位环卫工人前来取药,郑雯乐十分体恤地与他沟通。“以医济世,对贫苦患者优先诊病,这是我们医馆历年传承的文化。”郑雯乐告诉记者。
生于中医世家,郑雯乐从小耳濡目染,热爱中医药文化。2020年大学毕业后,郑雯乐选择回到家乡,追随父亲——第七代“郑氏中医诊疗法”传承人郑晓辉的脚步,投身于家族医学技艺的学习与传承之中。
如何用现代方式传承并发扬中医文化?在张店区唐库文创园的养生市集、八大局便民市场等年轻人聚集的场所,她组织义诊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排队咨询。人们的好奇与出乎意料的认可,让她深刻感受到现代人对身体健康的重视,以及对中医药文化的深厚情感。
为了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郑雯乐创新性地运用中医药文创产品,如制作精美的中药标本和贴画,让中医药文化以更加生动、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
郑雯乐深知,要让中医药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就必须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2022年4月15日,淄博市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将“橘源堂中医研学基地”列入推进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平台建设。她作为橘源堂中医研学实践基地少先队校外辅导员,组织了20余场科普讲座和义诊活动,用现代的方式传承中医文化,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医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们的传承模式打破了以往家族传承壁垒,在全国范围内开设非遗传承班,我父亲也广收学徒,让热爱中医的年轻人有机会深入学习中医药文化。”郑雯乐告诉记者,多元化的传承活动正让中医药文化焕发出新活力。她相信,只要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就一定能够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全媒体记者李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