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烧烤”闻名的淄博,又一拨“泼天的富贵”砸在头上。
这次中彩的是淄博的酥锅。
春节期间,一则“一觉醒来,山东一道名菜被全网盯上了!网友:当地人出来解释一下”的网文,在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客户端等众多媒体平台刷爆,淄博传统美食“酥锅”瞬间成为全网热宠,几天时间收割了一大拨流量。
网络时代的传播力令人震惊。借势平台和自媒体,淄博烧烤带火了一座城,在给淄博文旅产业带来巨大客流的同时,也使淄博这座百年产城成为“全国美食旅游目的地”。这次博山酥锅的出圈,是淄博这座流量城市的厚积薄发,并成为淄博美食产业加速起势的最新注脚。
作为传统地方名吃,博山酥锅底蕴深厚,“全城家家酥锅香”的美食奇观绵延至今。近年来,许氏酥锅、翰林酥锅等一批品牌企业成长壮大。今年春节期间,我市各种酥锅产品也作为时尚年礼畅销全国,并开始“出走”海外。但总体来看,博山酥锅产业仍以“小作坊”为主,其商业价值、市场潜力和产业规模尚待进一步开发、挖掘和提升。
今年春节燃起的这拨热度,为博山酥锅带来新的商机。流量之下,博山酥锅如何再添一把火,助力淄博美食产业实现更大规模发展?
中国烹饪大师、淄博市食品企业联合会特聘专家李昌顺认为,作为传统地域美食,博山酥锅正处在迭代升级的关键期,未来要打造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淄博美食品牌,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文化赋能。作为传统名吃,博山酥锅背后有着悠久的历史故事、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博山酥锅制作工艺有近百年的传承历史,从食材挑选、摆放顺序到烹制容器、火候控制都有严格要求,许多老字号企业和传承人依然坚持传统工艺,保证了酥锅的地道口味。要深入挖掘博山酥锅的工艺特色和人文特质,并融入到品牌宣传和产品包装中,借助城市流量持续提高“曝光率”,打造博山酥锅独特的美食文化IP。
产品创新。紧跟美食文化潮流,融入现代消费理念,加大技术研发和工艺改良,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开发如甲鱼酥锅、海鲜酥锅、无鱼酥锅、木糖醇酥锅等多种新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
产链打造。垂整赛道,打破“小作坊”的行业壁垒,在整个区域内布局产业链,在充分保持酥锅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引入标准化制作工艺,对食材的规格、调料的配比、烹制的时间和温度等进行量化和规范,保证食品安全和品质统一,从而完成从手工作坊到工业生产的跨越,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把小酥锅做成大产业。
如何把“流量”变成“销量”,成为博山酥锅未来的产业使命。
借势预制菜产业的风口,博山酥锅目前已列入《山东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27年)》。有了政策与流量的双重加持,博山酥锅未来可期。
(全媒体记者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