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淄博晚报

消费券究竟有何魔力?

日期:02-06
字号:
版面:第A04版:A04       上一篇    下一篇

2月4日下午,在淄博商厦超市里,市民李紫彦女士正用其2月1日抢到的第二批淄博“2025迎新春购物季”消费券进行抵扣。“往年春节抢红包,今年抢消费券。我抢到了最大的‘满1000元减200元’的消费券。”

往年的春节,微信群里的“红包雨”总是下得热闹。但今年过年,淄博市民多了一个选择——政府发放的消费券。据悉,春节期间,市商务局会同市财政局开展了“2025迎新春购物季”零售、餐饮消费券发放活动,发放4.5万张消费券,分50元、100元、200元三类,共计400万元,参与企业259家。

数据显示,截至2月4日下午4时,已累计核销消费券20026笔、144.5万元,拉动消费800余万元,杠杆效应达5.5倍。这场“红包雨”的转型,标志着节日经济正在从虚拟狂欢向实体消费的转变。

“今天是大年初七,前几天已经走完亲戚了,所以也没啥特别需要买的年货了。但是总觉得好不容易抢到了这么大的消费券,不用就浪费了,所以带着孩子来看看,囤点货,像卫生纸、卫生巾、拖鞋、学习用品,反正早晚也得买,相当于今天买就是打八折。”李女士指着满满的购物车说。

传统经济学认为,消费主要受收入水平和价格水平的影响,然而,消费券的魔力并不能用这两个因素来解释。行为经济学家塞勒发现,人们会像会计一样将资金分门别类存入“心理账户”。当市民收到消费券时,大脑会自动将其归类为“意外之财”账户,而非从“日常支出”账户划拨。这种心理隔离使包括李女士在内的大部分市民感到“不用就浪费了”“不用就仿佛浪费了钱”,促使他们突破原有消费预算。

2月4日是第二批消费券核销的截止日期,位于张店区柳泉路的银座商城,下午高峰时段收银台前排起长队。商场收银员介绍,春节期间客流量增长很多,不少顾客都是使用消费券。“消费券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市民的消费意愿。”该收银员对记者说。

卡尼曼的前景理论揭示,人们对损失的敏感程度是收益的2倍。我市新春消费券3天有效期的设计,在消费者心中植入“不用即亏”的紧迫感。消费券最后一天核销量通常是最多的,这就是“期限临近效应”,当截止日期逼近,人们对损失的恐惧会压倒储蓄倾向。

传统的“红包雨”更多是财富的再分配,而“消费雨”则直接刺激经济循环。并且,发放消费券不仅可以快速提振消费,更重要的是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逐渐复苏,推动企业扩大生产和投资,进而形成正反馈,起到刺激经济、帮扶企业等多重作用。

春节期间,我市发放的消费券指向零售、餐饮,这些行业不仅对消费贡献大,而且还连接着上下游产业链。以餐饮为例,发放消费券能够有效激活餐饮市场,带动消费需求增长。当餐饮消费需求上升时,商户会增加食材采购量,这不仅直接促进了上游农产品种植和生产环节的复苏,同时也拉动了物流运输等相关行业的回暖。这种由消费端引发的连锁反应,犹如为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通过消费市场的率先回暖,逐步推动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经济的全面复苏。

从“红包雨”到“消费雨”,不仅是支付方式的转变,更是消费理念的升级。这场转变背后,是政府精准施策的智慧,是市场活力释放的见证,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最后一批消费券下周“开抢”,你准备好了吗?

(全媒体记者曾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