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淄博晚报

171路公交车 100公里的故事汇

日期:01-26
字号:
版面:第A07版:A07       上一篇    下一篇

沿途的老年人更热衷于乘坐公交出行、购物。

在淄博公交东站排队乘车的旅客

□全媒体记者 刘伟

在喧嚣与繁华的城市中,交通方式多种多样,而公交车始终以其特有的便捷性和经济性,成为群众日常出行的可靠选择。

地处我市最南端的沂源县,距离淄博中心城区100余公里。这百公里的漫长路途,经过城乡、跃过平原,穿过隧道、跨过高山,承载着沂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责任,也是沂源57万老区群众与中心城区的沟通纽带。

而每天奔驰在这条线路上的171路公交车,以其站点密、频次高的特点,满足着沿线群众的出行需求。因为工作原因,记者也曾多次乘坐这路公交车,在车上感受着乘客们质朴的向往和城乡飞速的变化。

上班路上睡个“回笼觉”

“习惯了,挺方便的,在车上还能眯一会,啥事也不耽误!”早上5:40,小王准时登上了沂源开往张店的171路公交车,坐进倒数第二排的座位,“这是我的‘专座’,坐在这里比较安静,我在张店上班,这就像是我的班车。”说罢,他便将背包搂进怀里,扣上帽子、揣上袖子,眯上了眼睛。

和小王一样,从沂源乘坐每天第一、二趟公交车的乘客大多是在淄川、张店的‘上班族’。为事业拼搏的他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奔波。

“早晨上班乘坐公交车非常准时、便捷,下午回来的时间相对自由,我往往选择乘坐就近时间的公交车,也很方便。”同样在张店工作的另一位乘客孙先生说,这趟公交车,仿佛为自己拉近了单位和家的距离。

“171路公交车每天5:45从沂源长途汽车站发车,发车间隔约20分钟,沿途停靠28个站点,大约两个半小时后到达淄博公交东站。”1月23日,淄博公交沂源分公司经理段会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171路公交线路根据城乡居民的出行需求和流量进行科学规划,连通了张店、淄川、博山、沂源城区和沿途村镇的主要站点,为沿线村民前往城镇购物、就医、办事提供了便利。

“土门桥、马家沟、北博山、蛟龙,都是沿途的几个大站。”段会峰说,171路公交车的运营,推动了沂源群众与淄博中心城区和沿线地区的交流,也促进了乡村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这是一趟“赶集班车”

“大叔,您路途远,把编织袋放到最后一排吧。”

“马上发车了,去厕所的乘客请抓紧时间;中途下车的乘客记得再刷一次卡,不然要扣您全程的票价……”

10:30,在淄博公交东站,171路公交车驾驶员吕新平热情地疏导着上车的乘客。“快过年了,乘客带的行李也多,咱就得在上车时帮他们把行李归置好,免得影响别人。”

“欢迎乘坐171路公交车,车辆起步,请抓稳扶好……”

公交车出站时车上人不多,大家都搓着手,捂着耳朵,嘴里哈出白色的雾气。

淄博火车站南广场、王舍汽配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几乎每个站点都有不少乘客上车,熟悉的人上车时还主动和吕新平打着招呼。

随着乘客的增多,车窗上很快蒙了一层雾气,车厢里也温暖起来。

大约一个半小时后,公交车驶出了博山城,进入了山区。公路两旁的村庄随处可见刚刚挂起的红灯笼,乡村大集附近的公交站点上,人们也都是提着大包小包,等着乘车。

在蛟龙站上来了两位大妈,她俩有一人手里拎着一个大布包,另一人提着两个大塑料袋。“俺俩经常来赶集,现在老人坐车都免费,真是很方便!”在车上,健谈的二人还向记者介绍起了沿途各个大集的特色。“夏庄集逢一、逢六,集上的红瓤蜜薯很实惠,逛完后再到集头上喝碗羊汤更舒坦。”“俺还经常到蛟龙集上给邻家捎香肠,有时候还上博山赶大街集买烧饼呢!”

这趟车上有很多老年人,他们大多是乘车赶集,或是在城区帮子女看孩子,在淄博,他们可以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乐享着晚年生活。遍布城乡的公交车,也成了老年人赶集购物、探亲访友的首选交通工具。

南部山区的“旅游大巴”

刚刚退休的郭老师是资深“驴友”。

“以前我就喜欢利用假期和周末乘坐公交车爬‘野山’,规划好路线后,从一个站下车,翻过几个山头,再从另一个站上车,沿途的好风光、村里的新变化尽收眼底。”

171路公交车开通后更是方便了郭老师和他的“驴友”朋友们。

“这趟公交宽敞、快捷,沿途五阳湖的湖光山色、雁门山顶的陡崖峭壁、锦绣芦芽的和美乡风,都是我们常去的‘打卡’点,在大树下小酌几杯更是惬意之事。”

春夏时节,当你随便登上一座高山,极目远眺,连绵起伏的山峦尽入眼帘;山谷中,郁郁葱葱的植被覆盖着大地,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四五月间,芦芽村的60亩月季花竞相开放,花海如毯;鲁山南麓,笼罩在薄雾中的朱阿村如同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卷,让人沉醉其中,不愿离去……

聊起近年来生态淄博和美丽乡村建设,郭老师更是赞不绝口。“走进生态恢复和乡村振兴给大淄博带来的锦绣风光,去解锁那些隐藏在乡间的美好瞬间,心情也随之舒畅和愉悦。”

从清明时节的新绿到深秋满山的红叶,博山、沂源的秀美景色引得众多游客数次游玩,也丰富了171路公交车的乘客结构。

“这几年,随着城乡综合整治和农村人居环境品质的提升,咱们这里和附近的几个村也成了游客们眼里的景点。”线路沿途,夏庄村党支部书记任昌兵告诉记者,位于鲁山北麓、淄河岸边的夏庄交通便利,公交车站就设在村头。村边的小河垂柳、村口的特色小吃、村里的亭榭景观,如今都变成了旅游资源,也带动了农产品销售和经济发展。

作为农村重要的基础建设,遍布城乡的公交网络也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要素之一。

171路的“智慧大脑”

记者在第一次乘坐171路公交车时,曾经询问驾驶员王师傅171路公交车的班车时刻表,然而得到的回答却是发车时间“不确定”。

看到记者的疑惑后,王师傅指着方向盘旁边的一个小屏幕说:“我们发车时间由平台随时调度,它可以根据客流变化给我们自动排班,这也是保障线路通畅运营的‘智慧大脑’。”

171路公交车承担着张店至沂源的客流运输,沿途经过多个城镇,运行时间和运行距离较长,乘客结构复杂。在节假日、周末等客流集中时段,公交公司还会临时增加运营班次,保障乘客出行需求。

“公交智能调度平台,可以实时分析客流,一旦遇到客流高峰,就会随时调整发车时间。”段会峰介绍,逢周五下午和周六早上,从张店乘车的学生和探亲的乘客较多,而周日下午沂源站则面临乘客返程高峰,此时平台若是监测到客流增加,便会提示需要增加车次密度,通知驾驶员及时发车。

“最多时,一个下午从沂源发往淄博公交东站的车次可达到48个,没有造成乘客滞留,这都是平台的功劳。”段会峰自信地说。“智慧交通,便捷出行”,有了科技的加持,公交车的便捷性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淄博商厦,还有一趟驶往沂源长途汽车站的172路公交车,同样也是张店和沂源群众重要的出行工具。

踏上172路公交车,记者发现,这趟车更像是一辆“直达车”,沿途只停8个站点,运行时间仅两个小时多一点,票价也是20元,同样采取阶梯票价、分段计费,比171路更为快捷。

“为满足沂源三岔附近群众的乘车需求,市公交公司于2023年国庆节前夕开通了三岔至张店的区间定制公交线路。”段会峰介绍,这趟公交车每天一班,7:10从三岔站发车,走淄川西河线路,10:30从淄博公交东站返回。量身打造的定制公交和171、172路一样,不仅方便了群众,促进了当地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也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小小车厢,见证了淄博城乡飞速发展的累累硕果;漫漫长路,汇聚了无数乘客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