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淄博晚报

浓情依依话过年

日期:01-22
字号:
版面:第A11版:A11       上一篇    下一篇

□郑世兴

年味如醇酒,弥漫空气中。岁月流转,如白驹过隙。我已年逾八旬,每到过年,心中便涌动着五味杂陈的情感。

想起多年前,除夕傍晚,寒风雪花中,老娘扶杖倚门盼儿归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又想起去年节后,我们老两口站在路旁目送儿孙的车子渐渐驶向远方,似乎“爷爷、奶奶再见”的声音还隐约在耳旁,却早已热泪盈眶。

我国地域广阔,过年风俗有所不同,但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一样的。我的老家章丘一带,就有一风俗,大年三十傍晚,家家户户在自家门前点燃一大捆干草(谷草),顿时火光冲天,鞭炮齐鸣,孩子们围着火堆欢呼雀跃,来回穿梭,喜庆气氛达到高潮。待谷草燃尽,主人用木棍将灰烬拨匀呈半圆形将自家门口围起来,这样邪祟就进不了家门,足见人们心中祈求平安之愿望。人们称这个仪式为“照庭”。随后,各家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守岁。大年初一,便开始相互拜年。年前忙着办年,赶年集买年货,年后忙着扮玩。淄川传承着历史悠久的“打铁花”技艺,元宵节时更有热闹非凡的进城扮玩活动;博山则以其璀璨的元宵灯会和精美的琉璃彩门著称;周村的花灯与芯子同样享有盛名。这些地方特色活动,共同构成了过年期间一道道闻名遐迩、绚丽多彩的风景线。

年,恰似一幅温馨而深沉的画卷,如同春风拂过大地,万物复苏。家又是这幅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如同墨香在宣纸上缓缓渲染;宗亲代表着传承与根源,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丰厚底蕴和内涵。这几年有句流行语“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人们从天南海北赶往家这个温馨的港湾,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年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随着时光的推移,生活节奏的变化,过年的形式与氛围也在悄悄改变。有时会感到一丝疲惫和淡然,虽说是少了些许儿时的激动和期盼,但内心深处依然对过年怀有深深的情感。老伴早已在准备年货,我也开始写春联,除了自家贴,还准备多写一些赠送亲友。老伴已开始打扫卫生,盼着孩子们来家过年。这一切都是对家的眷恋,对亲情的珍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脉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