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淄博晚报

路好走了 乡村美了 百姓富了

日期:01-22
字号:
版面:第A03版:A03       上一篇    下一篇

“这两箱小米发往北京,这部分寄到济南。眼瞅着春节就快到了,咱们皇粮峪青石山的小米成了抢手的送礼好物。说起来,这还多亏了那条从山里通到城里的路。”1月20日,博山区域城镇黄连峪村党支部书记李嘎,一边熟练地打包快递,一边笑着说道。

曾经,石门风景区深受交通不便之困。狭窄的道路让车辆会车极为困难,严重制约了当地的发展。2024年,“四好农村路”建设带来了转机,该区域道路纳入农村旅游路提质改造项目。一条长达31公里、总投资3000万元的风景廊道,仅用48天就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这条崭新的道路,不仅串联起沿线的美景,形成完整旅游线路,激活了旅游产业,更如同一条金色纽带,打开了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大门。

在淄博,像这样蜿蜒穿梭于绿水青山、城市乡村之间的“四好农村路”还有很多。这些翻山越岭的农村公路,连接着城市与乡村,为产业振兴带来了希望。

一组数据有力地展现我市“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斐然成效:2024年,全市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旅游公路及实施设施提升300公里,推进路面状况改善工程720公里,年度投资8.5亿元。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市农村公路新改建、旅游公路建设及设施服务提升完工388.5公里,完成率达129.5%;路面状况改善工程完工727公里,完成率达100.95%,全市完成投资10.75亿元,各项任务目标均超预期推进。

日前,2024年度淄博市重大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满意度测评结果揭晓,市交通运输局实施的乡村路网优化提升工程获得第二名的佳绩。

修的是路,连的是心。为了让农村公路“修得好”“走得畅”,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农村公路建设视作带动农民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着力点。从2024年3月起,深入各区县实地调研,与镇村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出发点,以群众满意为最终目标,精准谋划建设项目。

我市大力推行“农村公路+”模式,积极探索交旅融合新路径。围绕全省“五大旅游廊道”体系建设,结合乡村产业布局、特色村镇与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建设,精心谋划打造长城寻迹环网等“四网两廊”旅游风景道。

2024年,桓台东陈路、博山石门片区、临淄马莲台片区旅游廊道等一批农村公路新改建、旅游公路建设及设施提升项目相继实施。通过将农村公路建设与沿线旅游景区、特色种植养殖、民宿等资源和产业有机融合,有效带动了沿线群众就业,推动农村产业蓬勃发展,真正实现了“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的美好愿景。

同时,我市着力提升农村公路安全设施与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水平。严格落实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与公路建设主体工程“三同时”制度,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组织开展农村公路交通易发生地质灾害和交通事故点段风险评估,重点排查整治临水临崖、连续长陡下坡、急弯陡坡等重点路段及桥梁隧道的安全设施隐患。

在科技赋能方面,开发了全方位的全市农村公路智能管养子系统,整合全市农村公路基础数据,打造出建管养运“一张图”。借助电脑操作端、大屏显示端与轻量化移动小程序,实现管理一体化,构建起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一张网”。目前,全市93处农村公路重点部位视频监控点已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为农村公路的高效管理与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如今,四通八达的“四好农村路”已成为淄博乡村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们不仅是乡村发展的“加速器”,更是连接城乡情谊的“连心桥”。未来,淄博将持续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不断完善路网布局,提升道路品质,让这一条条幸福路、产业路、振兴路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全媒体记者周剑楠 通讯员杜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