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商护企传递法治温度。“张店区检察院办理的郭某某职务侵占案中,坚持打击犯罪与依法帮助企业减少和挽回经济损失并重,依职权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多措并举为企业挽回损失500余万元。”日前,张店区某企业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倍感暖心。
2024年以来,市检察院倾力打造“海岱齐风·检心护企”淄博检察护企品牌标识,以高质效办案积极维护企业权益,突出以案促治,1件检察建议获评全国检察机关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系全省唯一)。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强化知识产权综合保护,起诉非法经营、合同诈骗、串通投标等犯罪168人,起诉职务侵占、挪用资金、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等犯罪46件61人,起诉侵犯商标权、商业秘密等犯罪31件58人,优化营商环境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厚植“法治沃土”。
检心护企,把服务送到企业心坎上
周村经济开发区是国家绿色工业园区,辖区近350家企业中,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7家,外商投资企业36家,进出口企业138家。2024年4月,周村区检察院与周村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联合在全省率先探索设立“检企会客厅”,将检察服务触角延伸至企业园区的门口,统一受理、流转、督办、答复企业各类涉法涉诉事项,年内提供咨询服务40余人次,对接重大项目、重点企业31家,解决实际困难17件。
“有法治需求就近就能直接找到检察官,‘检察护企’服务很暖心。”山东赫尔希胶囊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桓台,桓台县检察院上线全市首个“护企E站”小程序,为企业提供线上政策法规、风险提示等服务,在全县设立14个“检察护企”联络点,开展送法入企15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多个。
据了解,2024年以来,市检察院以“海岱齐风·检心护企”品牌建设为牵引,创新搭建多元化护企平台,成立知识产权、涉税等专业化“检察护企”工作团队9个,实行“涉企案件标签化管理”“检察护企办案专员”“跨部门联席会议”等机制,确保涉企案件办理“线索无遗漏、疑点全审查”;强化检察履职,深度参与全市“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依托“府检联动”强化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反向衔接,凝聚护航企业发展合力。坚持服务企业“有呼即应,无事不扰”,依托“淄惠企·服务企业云平台”,全市两级院设立10个“检企联络点”,对接服务省市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商会协会等128个。健全“线上+线下”服务渠道,为企业寻求检察帮助提供了便捷快速通道。
高质效办案,精准施策维护企业权益
数字经济、电子信息等产业是张店区转型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聚焦以上重点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张店区检察院办理的汪某某、郑某等人侵犯著作权案,依法惩治销售盗版软件、避开保护软件作品技术措施行为,落实了对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保护。”涉事企业告诉记者。
沂源县检察院通过公开听证释法明理,彻底帮助某物流企业化解长达5年的行政争议,让企业轻装前行,获评全省检察机关典型案例。
只有从企业最迫切的法治需求入手精准施策,才能为市场主体平等竞争、健康发展厚植法治土壤。2024年以来,市检察院制定实施《全市检察机关“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出台一揽子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举措,积极回应市场主体现实需求。充分发挥批捕、起诉等检察职能,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办理的一起恶势力犯罪集团故意毁坏财物、寻衅滋事案入选最高检依法惩治涉工程建设领域黑恶犯罪典型案例。依法惩治民营企业内部人员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起诉职务侵占、挪用资金、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等犯罪46件61人。强化知识产权依法综合履职,突出强化对老字号、关键核心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起诉侵犯商标权、商业秘密等犯罪31件58人,优化营商环境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厚植“法治沃土”。
以案促治,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临淄区检察院针对燃气经营企业送气人员履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安全隐患向涉案企业和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提升行业依法经营管理水平。
博山区检察院在办理一起侵犯商业秘密案过程中,发现部分涉案企业缺乏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意识,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向涉案企业制发检察建议书,实现了“办理一类案件、帮扶一批企业、规范一个行业”的良好效果。
2024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坚持精准办好个案与加强类案监督、推动源头治理并重,对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办理的涉企案件进行全面分析,制发《企业常见刑事法律风险防控提示》等普法手册,聚焦企业运营、安全生产、知识产权保护等十个可能涉及刑事法律风险的主要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控建议,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针对办案中发现的涉案企业经营理念滞后、内部监督机制缺失等突出问题,从法律风险防控等维度制发检察建议,促进健全民营企业内控机制;针对办案中发现的行业普遍性问题,加强与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沟通,合力推动治理模式从事后应对向源头防控转变,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全媒体记者苏利民 通讯员王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