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凯
不知从何时开始,下雪天和浪漫成了同义词。年终岁末,雪花如约而至,蓦然回首,白驹过隙,岁月以相同的方式经过每个人,每个人却以不同的方式经过了岁月,雪落万物生。冬有冬的来意,慢慢及漫漫!雪每年都有,飘飘洒洒,未下时充满期盼,雪落时,又感慨多思。雪像有魔力一样,憧憬的终究还是埋在心底的那份美好的向往。
一场银装素裹的雪装扮了齐国故都,渔洋故里。雪花还是那么美,昏黄的路灯映射着天空中的“精灵”在风中摇曳,落在肩头,落在脸上,清爽而通透,没有寒冷、没有凛冽,却少了几分畅快,或许有些落寞,因为心底执念着一份牵挂。
因工作变动,我来到了新的环境、结识了新的伙伴。经历短暂的不适应,工作也在千头万绪的繁琐中步入正轨,生命的增长、渐多的阅历也让自己面对一切时变得坦然处之。物业服务的职业让自己在等雪、赏雪的过程中,多了一份责任。精确到每个小时的降雪预报,提前准备好的扫雪工具,为的是每位业主出行的便利。扫雪、除雪,工作中汗流不止,忙碌而紧张,一条条清扫出的道路,还有和同事堆的雪人,让自己想到了下雪天的另一个“节目”——打雪仗。
刷到一条短视频,一位体育老师在经过班主任的同意调换课后,对着全班的学生说了一句“走,打雪仗去”。大家惊讶的表情,在热烈的蠢蠢欲动下不过持续了几秒,一幅青春的画卷就在学校的操场上铺张开来,追逐、呐喊、热烈、欢快。运动可以释放多巴胺,身体在快乐的加持下舒展愉悦。隔着手机屏幕,我也仿佛身临其境。每年的冬天,雪花不期而遇地降临,但每一年的心境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现实,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年少的我,而是到了和儿子一起打雪仗的年龄。
那年儿子一两岁,第一次在户外看到雪时,也是兴奋满满。小雪铲、装雪用的小桶、手套、帽子,一应俱全。准备开打时,他又怕了,拍挨雪球打,畏手畏脚,打了退堂鼓。我惊讶地看着这个平时的“混世魔王”,觉得不可思议。因为我和爱人的身高,孩子个头比同龄的孩子要高一些,打闹起来也不吃亏,总有别的小朋友来我和妻面前告状。“老牟家终于有一个厉害的了。”伴随着受他欺负的孩子家长的揶揄,自己道歉的同时也有点欣慰。因为我和妻子太内向了,“吃不开”,我们觉得儿子外向点、厉害点也是不错的。谁知真的要打雪仗了,儿子又退缩了。哎,基因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
时光一年一年过去,儿子也一点一点长大了,变得腼腆、害羞、敏感起来。成为了小学生,成为了“大书包”,成为了考试满分时兴高采烈、打篮球时满脸汗水、顽皮时“鸡飞狗跳”的少年。进了学校,有了规矩,也能听懂了“人话”。但也有例外,那就是在雪天打雪仗。因为有个爱他们的老师,他们便有了“奉旨”打雪仗的资本。老师的加入,让这场“战斗”吹响了欢快的号角。在一张他们以后无论何时何地,看到都会开颜欢笑的照片里,个个举着未扔出去的雪球,展现着天真烂漫的笑容。他们用肆意夸张的形体语言,表达着雪花给他们这个年纪带来的快乐。
感谢老师,感谢孩子们,在雪天给我这个中年人带来的满足。满足自己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期盼,满足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看着他们在操场上尽情地玩耍,相信他们随着心境的变化,会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耐心。每个家长的教育经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之前总感觉亏欠和不能给予是划等号的,现在想来,你心心念念的,仿佛总是在不经意间就得到了。
总认为孩子脚上的雪带进屋子会脏了房间,担心他年幼的身体抵挡不了外面的风霜雨雪。但总是在不经意间,孩子用另一种方式告诉你,你错了。家有少年初长成,他用他的成长告诉你,不必太在意。世界很嘈杂,幸事不多,孩子是世间苦海的那口“甘甜”。与其说陪他长大,不如说他治愈了我。
成年后,我们背负的太多太多,不会再有那种“放空”的畅快,没有了可以无忧无虑的资本,可总需要在某一刻释放自己,放下自己的矜持和作为家长的“正面角色”,去和自己的孩子打一场雪仗吧。孩子的长大,或许你一转身就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