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是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
专属的节日写满荣光,崇高的使命催人奋进。为充分展现淄博公安队伍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训词要求,增强民警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归属感,淄博市公安局面向全市范围开展了第五届“警察节·警民情”主题征文活动。今精选部分作品,用公安民警和人民群众的真挚笔触,记录温情故事,展现新时代人民公安的使命与担当。
警徽下,那一抹暖心的“杏黄”
□沂源县公安局燕崖派出所 相博文
“大爷,您来派出所有啥急事呀?”
“我来沂源县城摆摊,带的一些零钱被偷了,我找路人帮忙报警,警察同志让我过来一趟。”老人长叹一口气,颤颤巍巍伸出五个手指头,“可得有五、六十块呢。”
我搀扶着他缓缓走进值班大厅,值班的同事迎上来,耐心地解释:“监控画面显示得很清楚,钱不是被偷的,可能是您在路上不小心掉了。”可大爷像是钻了牛角尖,怎么都听不进去,嘴里反复嘟囔着就是被坏人偷走了,那笃定又无助的模样,看得我眼眶发酸。
我快步跑向单位旁边的小店,用微信转账向店主兑换了100元现金。我蹲下身,双手轻轻握住他那双粗糙干裂、满是老茧的手,一字一句耐心解释:“大爷,我知道您心里委屈、着急,可这监控不会说谎,钱确实是掉了,不是被偷的。您别发愁了,我这儿有100元,您拿着,都这个点儿了赶紧回家吃口热乎饭。”
一个月后的清晨,手机急促响起,来电显示是个陌生号码,告知有位老人带着东西在单位门口等我。我赶到时,大爷正守着个大纸箱,旁边还有个红色的袋子。见我来了,大爷眼角的皱纹都透着笑意:“孩子,你可算来了!家里杏熟了,我来卖点钱。给你挑了些,这箱子里的啊,挑的都是能多放几天的,袋子里这些是熟好了的,你回家就能吃。”
那一刻,我身上的警服仿佛有了别样的温度。这份质朴真挚、沉甸甸的回馈,远超物质层面的价值,它是百姓对警察队伍最纯粹、最赤诚的认可与信赖,更是警民鱼水情的最佳注脚。
□淄川公安分局商城路派出所 李显君
我与老牛比“牛劲”
时隔10个月,现在回想起来,我和老牛的比拼,最终还是我赢了。
2024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我在淄博市公安局淄川分局商城路派出所值班,接到预警,称居民牛某(即老牛)可能遭遇网络诈骗。我立即联系他,但他坚称自己未受骗。经过多方查找最终找到老牛的地址,我和同事立即前往老牛住址见面劝阻。
“我没转,我也没被骗。”老牛坚决否认自己被骗,并拒绝让我查看他的手机。对我们的突然到访,他显得有些慌乱,一边偷偷收起手机,一边装作忙碌,试图赶我们走。
“那你把手机给我看看,我要确定真没有问题,马上就走。”就这样我和老牛僵持了起来,谁也不肯让步。老牛看我不走,就不搭理我了。我一看老牛这架势,“牛劲”也上来了,和同事说道:“你先去巡逻吧,我留在这里。”在店里,我有一搭没一搭地和老牛继续唠嗑。
过了一阵,老牛见我“软磨硬泡”就是不走,于是就答应和我一起去派出所。僵持了那么久,我担心老牛是“缓兵之计”,想把我支走继续和骗子联络。为了确保他不会改变主意,我提出搭乘他的电动车一同前往。在派出所,我和同事们继续进行劝阻,老牛最终认识到自己遭遇了诈骗。我们还发现老牛给另外两个嫌疑人账户转了账,于是立刻对这两个嫌疑人账户展开调查,成功帮助老牛挽回了3万元的损失。
随后,派出所将此案立为刑事案件侦查,并在分局反诈部门的指导和配合下,办案民警来回3200多公里,在四川省广安市将嫌疑人抓获,追回了被骗资金5万元,并退还给了老牛。
老牛再见到我时,憨憨地笑道:“你这个小伙子真不错,脾气比我老牛还犟哩!”
在平凡的工作中锤炼自我
□淄川交警大队民警 刘伟
2019年元旦刚过,淄川交警大队通知我到车管所从事机动车查验工作。为了应对元旦过后新车落户高峰,车管所作息时间做了些调整,上班提前、下班延迟一小时,中午轮流吃饭不停工。那段时间,我白天和同事们埋头查验车辆,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直不起腰,晚上还要抱着两千多页的机动车查验资料恶补知识。
查验货车识别代码和发动机号往往要钻到车底下,一段时间下来,我吃惊地发现,执勤服和毛衣袖口都被油污腐蚀破损。当我忍着刺鼻的气味从一辆垃圾运输车下费力地爬出来时,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办事群众走近询问:“大爷,验车是在这里吗?”我拍了拍身上的灰土,说明了情况,然后不失诙谐地说:“您太客气了,称呼警察同志就行!”她仔细看了看我的脸,不好意思地憨笑起来,笑容里满是温暖和阳光。
机动车查验是防止问题车、隐患车进入道路交通的第一道关口。2022年夏天,南方某大城市发生内涝,出现了一批“泡水车”。查验中,我甄别出一辆价格不菲的“泡水车”,电路系统完全报废,仅外接了启动电路试图蒙混过关。在利益驱使下,二手车商软磨硬泡不管用,不停地投诉我“故意刁难”。上级调查情况时,我诚恳地说:“车辆不符合安全要求,出了事故才是大问题,涉及交通安全的问题不能妥协。”
在工作中,我萌生了设计一套安全健康智能化的机动车室内查验系统的想法,机动车室内作业尾气污染这个难题需要攻克。经过两年多的艰苦攻关,在山东科学院、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企业专家的帮助下,“智能环保机动车室内查验系统”理论技术日臻成熟完善,并取得了3项实用新型国家发明专利,为全国机动车查验提档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难忘第一个警察节
□冯衍春
2021年春节前夕,淄博市公安局淄川分局松龄路派出所民警带着过年礼物,以及我荣获市局“警察节”征文的证书、奖品和征文专集,送到我家表示节日慰问,我和全家人都深受感动。
忘不了,从1995年7月至2006年9月,我天天在松龄路派出所“110”值班室接听电话,接待群众报案,并负责宣传报道的11年。记得1996年,我第一次参加全局严打“统一行动”,我有感而发,写了首《今晚不回家》的诗歌,发表在《淄博晚报》上。那天报纸一来,大家发现后都惊喜地纷纷争相传阅。后来,那首诗歌又被刊登在《人民公安报》“山东特刊”上。20多年来,我有千余篇消息、通讯、散文等作品被各级媒体采用;参加各地征文130余次,不少征文获不同奖项;2014年出版《梦中的期盼》一书。
2020年7月,我国将1月10日确立为“中国人民警察节”。2020年12月7日,我看到《淄博晚报》刊登的“警察节·警民情”征文启事后,便高兴地联络淄川区几个文友积极参加。
征文发出后,我又想,何不为日夜守护人民平安幸福的公安民警送个“慰问信”呢?于是,我买来大红纸,用毛笔写了一封慰问信。并捐献出部分自己的书籍,表达自己对警察队伍的深情和眷恋。
2021年1月7日,第一个警察节前夕,“送慰问信及捐书”活动在松龄路派出所举行。一踏入14年前曾工作过的地方,那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让我激动不已,心中泛起阵阵涟漪。
难忘警察岁月,警察节,我梦中的期盼。
警徽闪耀处 平凡亦华章
□经开区公安分局治安警察大队 崔灏
毕业后,我踏入基层派出所,一干就是十年,从事着内勤工作。基层派出所的日子,没有影视剧中惊心动魄的大案要案,更多的是纷繁复杂、琐碎细小的日常事务。每天,我面对的是各类报表的填写、文件的整理归档、办公用品的采购发放,以及群众接连不断的咨询与求助。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了警民之间深厚情谊的江河湖海。
记得有一次,一位年迈的老爷爷步履蹒跚地走进派出所。他眼神中满是焦急与迷茫,手里紧紧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写着一个模糊不清的电话号码。原来,老爷爷是来寻找他多年未见的老战友,可这唯一的联系方式却让他犯了难。我扶着老爷爷坐下,轻声细语地安抚他的情绪,然后接过纸条,仔细辨认起那串数字。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拨通了电话,帮助老爷爷联系上了他的老友。当看到老爷爷脸上绽放出如孩童般纯真的笑容时,那一刻,我内心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我的丈夫也是一名警察,我们共同在这身“藏蓝”下坚守。因为工作的忙碌,我们常常无暇顾及家庭,孩子从小便习惯了父母早出晚归的身影。他曾在作文中写道:“我的爸爸妈妈是警察,他们总是很忙,但我知道他们在守护着大家。我为他们感到骄傲,等我长大了,也要像他们一样。”看到孩子稚嫩却坚定的话语,我深知,我们的付出不仅仅是为了头顶的警徽,更是为孩子树立了榜样,让他懂得责任与担当的重量。
在警察节这个特殊的日子,回首过往十几年的基层内勤工作,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那些平凡日子里的点点滴滴,那些与群众相处的温暖瞬间,那些为了维护辖区安宁默默付出的日夜,都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我的从警之路。
揭开一张身份证尘封的故事
□博山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曹月芹
2024年9月10日,我与博山公安分局政工室副主任江涛、山师大兼职历史研究员梁源一起,为博山公安警史馆筹建工作采访韦桂云老人,探究一张特殊“身份证”里藏匿的尘封往事。
92岁的韦桂云老人拿出了那张民国时期的临时身份证。身份证的页面已经泛黄,字迹斑驳,“匪属”两个字清晰可见,在老人的讲述中,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浮现在眼前。
1947年,韦桂云老人的大哥因为共产党员的身份暴露,国民党还乡团反扑倒算,韦桂云一家上了国民党的黑名单,保长只给14岁的韦桂云发了一张临时身份证。韦桂云老人回忆起每次进出城出示身份证等待检查时,身份证上“匪属”两个字都被她用拇指和食指紧紧捏盖住,那时心中的恐惧和不屈的怒火充满胸口。
韦桂云表示,之所以一直保留着这张“匪属”身份证,是想让这张身份证揭开背后的红色故事,并将其作为一种红色家风传承下去。老人家在她70岁时亲自撰写了回忆录——《忆往事》,记录了韦家人从解放前“匪属”的坎坷经历,到后来六兄妹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原来的“匪属”身份证代表着艰辛和苦难,而如今的身份证带来的是新生活的幸福和便捷。“现在派出所的同志对群众很贴心,拍身份证照片的时候,能拍到咱满意为止。对一些不方便的老年人都上门服务,实实在在为咱老百姓着想啊。”老人对现在派出所的各类便民服务非常满意。
采访结束时,老人家表示愿意将这张“临时身份证”捐献给警史馆,通过警史馆的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背后的故事。这张带着历史痕迹的宝贵物证,不仅让往事鲜活,更让红色的故事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