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淄博晚报

以心灵之光,照亮康复之路

日期:01-08
字号:
版面:第A10版:A10       上一篇    下一篇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肺结节这一病症逐渐被大众所知。它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更在心理层面带来巨大挑战。本文旨在探讨肺结节患者如何运用心理学方法,有效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认知重构:理性认知疾病的起点。患者初次被确诊肺结节时,常伴随着震惊和恐惧。面对疾病的不确定性和潜在的健康威胁,患者往往感到迷茫和焦虑。认知重构是应对这些情绪的有效策略。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应全面了解肺结节的知识,包括成因、类型、发展趋势和治疗方法。通过科学信息的获取,患者可以纠正认知偏差,将未知的恐惧转化为可理解、可应对的问题,从而减轻焦虑,建立理性认知。

训练:缓解焦虑的有效手段。在治疗和康复的漫长过程中,焦虑情绪难以避免。特别是在等待复查结果时,患者的压力会显著增加。此时,放松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深呼吸练习和渐进性肌肉松弛训练是两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深呼吸练习要求患者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闭上眼睛,缓慢地进行腹式呼吸,每次持续数分钟,重复多次。渐进性肌肉松弛训练则是从脚部开始,逐渐收紧和放松各肌肉群,专注于肌肉的紧张与松弛感,以达到身心放松。这些训练有助于调节生理反应,降低焦虑水平,帮助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

积极心理暗示:激发内在潜能。积极的心理暗示是患者应对疾病的另一有力武器。患者可以通过正面的自我对话,如“我的身体具有强大的自愈能力”或“每一次治疗都让我更接近康复”,来激发内在潜能,增强免疫系统功能。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在潜意识中影响情绪和行为,培养乐观坚韧的性格,提升心理韧性。

社会支持系统:提供情感慰藉与实际帮助。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对肺结节患者的心理调适至关重要。家人的关爱、朋友的鼓励和病友间的经验分享,都能为患者提供情感慰藉和实际帮助。家人应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耐心和支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朋友的关心能让患者感受到社会价值和被重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与病友的交流则能让患者获得实用信息和情感共鸣,减轻孤独感和无助感,共同面对疾病。

肺结节患者在面对疾病时,通过认知重构、放松训练、积极心理暗示及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能够有效应对心理压力,调整心态,提升心理韧性。这些策略有助于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投入到治疗和康复中,实现身心全面康复,回归正常生活,在困境中寻找希望之光,照亮康复之路。 (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