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淄博晚报

穿越千年的相逢

日期:01-08
字号:
版面:第A10版:A10       上一篇    下一篇

□毕逸凡

近期,我参观了齐文化博物馆,馆藏中有很多陶片,上面刻着许多我不认识的笔迹。也许是表情达意的文字,也许只是做一些简单的记号,可惜搜索相似的甲骨文图案,许久也没有找到答案。

这些古物历经风云变幻后被发掘出来,上面的一笔一划皆由古人镌刻而成。刻完之后,他们拍拍身上的尘土起身,眼睛凝望着自己的作品,我的眼睛隔着玻璃,也同样凝望着这留存的寥寥几笔。此刻,一瞬间就是一千年。流传的古物带我穿越千年时空,来到古人身边,我们的身影在茫茫岁月中渐渐重叠。滚滚流逝的历史长河突然停止,千百年间穿梭在我们身侧的行人也静止了,在旷渺的黑暗里,我们在真空的寂静中对视。

这使我想到了学习古代汉语时的感受。我在阅读古文时,眼睛掠过文字的刹那,似乎有什么东西在那一瞬间点燃了深藏在我血液里的、来自遥远的过去的火种。千百年前,也有人与我吟诵同一行诗句,在这一秒,我们的灵魂相连,古与今的时间也不再是无法跨越的沟壑,一千年就是一瞬间。作家史铁生认为,死去的人只是肉体的消逝,他的灵魂仍游荡在世间,人的肉身会消亡,但灵魂永不磨灭。史铁生将树比做我们的肉身,而树上的鸟儿则是我们的灵魂,树被砍后鸟儿没了吗?不是的,它们在别处。

当新生的人的思想、情感、心绪、行为,同死去的人曾经的记忆重合时,死去的人便没有真正地离开,他们的灵魂得到了重生。“倘若人间的困苦从未消失,人间的消息从未减损,人间的爱愿从未放弃,他们就必定还在。”我原来总觉得史铁生的树上飞鸟理论有些唯心了,但随着我思绪的流动又感到有所共鸣,心有戚戚焉。透过行行文字,从中感受古人与今人的精神联结,忽有种“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之感。

风捎着过去的尘埃,在历史的余晖中拂去散落的尘土,这是古物上的寥寥数笔,是古代工匠印在兵俑嘴唇上的那一抹指纹。在过去到现在沧海桑田的变幻中,这是我与古人的灵魂穿越千年、跨越千山万水的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