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软糯可口,排骨香烂入味,这顿饭好着呢!”1月7日是农历腊月初八,午饭时,沂源县南鲁山镇文泉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长者餐厅里热闹非凡,一位老人手捧村委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精心熬煮的腊八粥和水饺、排骨“节日套餐”连声称赞。
在我国北方,每逢腊八节,各家各户就忙着泡腊八蒜,开启年味篇章。今年,南鲁山镇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现民俗特色,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开展了“同庆趣味腊八 共品浓情年味”活动,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参加。
“大枣补气血,桂圆益脾胃,莲子清燥热,用的材料都是对老年人身体健康有益的好东西。”志愿者崔珍提前一天便准备好了熬煮腊八粥的食材,“村里有好多年轻人都在外地工作,家里只剩老人,我们在家的年轻人就得搭把手,照顾一下他们。”一边说着,崔珍的手里一边搅动着腊八粥。热气腾腾的大锅里装下的不仅是一份份腊八粥,更是文明新风互助养老的具体体现。
“临近春节,除了让村民们吃饱吃好,还要让大家出行便利,置办年货也方便!”文泉村党支部书记袁恒保说,文泉村地处大山深处,村里小超市虽然有部分生活用品,但果蔬、肉类和水产等生鲜商品,村民们还是习惯到五六公里外的三岔大集上采购。“赶集的多以中老年村民为主,大都骑摩托车或者三轮车,冬天穿得厚,还戴着帽子、头巾,骑车很不安全。”袁恒保说,“前年,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联系相关部门开通了这条年集免费公交专线,为村民购物提供了方便。”
年集专车每逢农历三、八运行,从8:00至11:00循环发车,村民在村口上车,直通三岔大集。“坐车赶集舒服又安全,下雨淋不着,刮风吹不着,车上暖暖和和的。”67岁的袁顺增以前都是骑三轮车赶集,专车开通后,他改成了坐车。这次赶集他买了铁炉子、花生油,还割了20多斤肉。“这些肉是灌香肠用的,炒菜用的等过了小年再买,现在有专车,买着也方便。”
一碗碗敬老的腊八粥,一趟趟免费的赶集车,点点滴滴,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促进了邻里和谐,更体现了沂源县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带给群众的物质、精神内涵。
(全媒体记者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