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6处革命遗迹入选省第三批革命文物名录
日期:01-02
晚报讯 (全媒体记者杨秋云)2024年12月31日,记者从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日前公布了第三批革命文物名录。淄博共有6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入选,这些文物承载着淄博的革命历史与红色精神,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和教育价值。
淄川区的“一干渠(万米山洞)”,作为太河水库的主要配套工程,被誉为淄博的“红旗渠”。该工程于1975年12月动工兴建,当时在缺乏工具和机械设备的情况下,民兵们依靠钢钎铁锤、铁锹大筐,苦战19个月,牺牲了26名干部和民兵,硬生生地凿出了这条生命渠、幸福渠,建成了全国最长的人凿农灌通水隧洞,创造了万米山洞这一“人间奇迹”。这一壮举体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淄川区“孟子山革命烈士祠”位于淄川区西河镇上台村南的“孟子山”顶。1972年春,东坪镇人民政府将烈士灵位迁于此。祠内安放着郭英、刘长亮等29名烈士的灵位,并保存了明代万历年间至民国时期的五通碑刻。
淄川区“千峪村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在淄川区罗村镇千峪村北500米处的山岗上,于1987年4月建成。该纪念碑旨在纪念千峪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其西侧有23座墓冢及相应的墓碑。
临淄区的“中共崔家碾支部旧址”位于临淄区金山镇崔碾村村委西南,是1932年建立的党支部所在地。当时联合了崔家碾、刘征、南仇等村的党员,成立后在卧虎山一带组织农民开展抗日活动。1941年秋,党组织遭到破坏,但后人保护留存至今。
桓台县的“云涛古迹(革命烈士纪念设施)”位于桓台县索镇镇乌河之上。1846年立有“云涛古迹”大字石匾,1946年渤海三分区机关在此立有“革命烈士英雄谱”等石碑。此后又陆续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和纪念堂等。
桓台县“八里村解放战争烈士墓群”位于桓台县唐山镇八里村西南约200米。据王可光老人介绍,在1948年解放桓城战斗中,有许多战士光荣牺牲。后来,许多烈士亲人将墓迁回家乡。现留存六位烈士墓无人认领,该村于1982年3月将这些烈士墓移至此地。这些烈士大部分来自广饶、利津和沾化。
此次入选山东省第三批革命文物名录,将进一步推动淄博对这些珍贵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让更多人了解淄博的革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