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首发首秀、观精彩展演、购全球好物、尝时令美味……临近年终岁尾,各地消费市场洋溢着节庆氛围。
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大盘,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美好生活。今年前11个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44万亿元,同比增长3.5%。中国消费市场不仅体量庞大,随着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还呈现诸多新亮点、新变化。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明年工作时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让我们一起透过2024年度消费关键词,回顾这一年消费市场的浪潮涌动,并展望新一年的消费趋势。
关键词:以旧换新 从“换新”到“换优”
换新能源汽车、购智能绿色家电、升级电子产品……今年以来,趁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利好,不少消费者置办“新大件”,享受了真金白银的实惠。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整体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1万亿元。截至12月13日零时,汽车以旧换新带动乘用车销售量超520万辆,家电以旧换新带动8大类产品销售量超4900万台,家装厨卫“焕新”带动相关产品销售超5100万件。
以旧换新,换出的不仅是数量。苏宁易购联合奥维云网发布的趋势报告显示,在以旧换新政策助推下,三季度以来,多品类家电消费迎来爆发式增长。用户在选择产品时,更关注高性能、绿色、智能、健康产品,呈现出从“换新”到“换优”的全面过渡。
更智能——从早晨的智能咖啡机到夜间的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家电为用户提供了更高效、健康、舒适和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更绿色——政策支持下,一级能效家电正迅速走进千家万户,以一级能效、水效、热效为代表的产品销量大涨。
关键词:首店首发 地域商业发展重要动力
国际品牌香奈儿在杭州西子湖畔举行全球首发大秀;上海张园已吸引近百个国际品牌开设亚洲首店、中国首店;一批旗舰店、创新概念店不断丰富着北京商业景观……
如今,首发经济已经成为地域商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地区首店、全国首店等消费新场景吸引着人们打卡娱乐、休闲放松,也凸显着城市商业的魅力,成为城市商圈运营的“流量密码”。
这一年来,城市与品牌的双向奔赴在中国市场持续上演。未来,更多品牌产品、服务业态、门店模式创新,将持续丰富消费体验。
关键词:国风国潮 “新中式”正成为流行密码
购买国潮文创、“爆改”中式穿搭、体验非遗技艺、探访古城古镇,这一年,中式国风更加深入百姓生活,成为消费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
就连货架上的饮品都在悄然发生变化。红豆薏米水、桂圆水、陈皮水、红枣枸杞水……今年夏天以来,各类中式茶饮占据了大小商超的货架,成为品牌竞相争夺的新赛道,也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新选择。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中国中式养生水行业发展趋势洞察报告》显示,中国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已达4.5亿元。
出游方式也有了更多选择。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诸多传统节日,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新中式”游,比如参观文博场馆、参与传统文化活动、观赏非遗技艺、购买国潮文创等。从凤冠冰箱贴惊艳出圈到“古建游”热潮高涨,“新中式”正成为流行密码。
有报告指出,随着传统文化对消费风尚的影响力持续增强,“国风”“国潮”“新中式”等概念遍布餐饮、娱乐、文旅、美妆、服饰等多个消费领域和消费场景。这些古老的文化元素正以更加时尚、更加鲜活的形式融入当代生活,成为大众表达自我、展现个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跨界混搭 顺应实体店转型升级新趋势
超市逛饿了,可以就地吃饭。走进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一家超市新开的食堂,许多顾客正端着餐盘挑选午餐,高峰时段,这里可容纳100多人同时就餐。
目前,永辉、物美、华联等多家品牌超市已纷纷开设便民食堂,“超市+食堂”成为不少经营主体探索的新经营模式。“超市本来就具有蔬菜、肉类等食材的供应链优势,开食堂可以进一步放大优势,同时吸引客流。”门店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超市和食堂的顾客约有六成以上重合,食堂也激活了超市的消费新动能。
类似的跨界混搭还有不少。在城市商业空间品尝特色餐饮,还能欣赏民俗表演、观看文化展览;在菜场买好菜,给“代炒菜”档口支付手工费,就可以拎着热乎的现炒饭菜回家;在火锅店包厢内,边吃火锅边唱歌……近年来,“超市+食堂”“菜市场+餐饮”“火锅+KTV”等多业态混合的新尝试越来越多,既吸引了客流,也满足了大众生活所需。
从宏观指导到市场育新,2024年正上演消费场景的升级、提质、融合,未来有望涌现出更多兼具情感与价值的产品及商业模式,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加可望又可及。
(据《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