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残自杀均与学校无关”?粗暴冷漠的“甩锅第一名”
日期:12-27
“如果我出现自残、自杀的行为均与学校无关,我本人及家长或监护人不会以任何理由向学校及学校工作人员主张任何损失和赔偿,也不会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近日,有网友通过社交媒体反映,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水寨中学要求所有学生签“自杀与学校无关”承诺书,引发社会关注。
12月25日,五华县教育局发布情况通报:12月25日,网络平台反映水寨中学要求学生签订《承诺书》的情况,引起广大网友关注。我局获悉情况后,第一时间开展核查。经查,12月23日下午,该校组织开展“珍惜生命”主题班会,并现场签订含有不当内容的《承诺书》。对此,我局责令该校立即收回已签订的《承诺书》予以作废处理,对学校负责人进行约谈并全县通报批评,要求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和家长解释说明。我局将举一反三、加强管理,督促各学校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切实关爱学生身心健康。
如此“承诺书”,令人心寒、令人震惊,不禁马上想到一句话,“……不行,甩锅第一名”。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教育是最体现爱和责任的事业,面对这种简单粗暴、功利算计的“承诺书”,试问爱和责任何在?学生和家长又会作何感想?真是冷冰冰一点温度也没有。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趋高发,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面临诸多困难挑战。而一旦发生学生自残、自杀等安全事故,学校确实会面临各方面的巨大压力,教育教学秩序也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是冲击。所以,学校急于规避风险、提前撇清责任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要求学生签这种“承诺书”,不但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可取,这种想法本身也真是很“冷”很“天真”。退一步说,假设发生了学生自杀、自残事件,如果调查发现学校未尽到相应责任,那即使学生签了所谓“承诺书”,学校也绝对不可能被免责。签这种“承诺书”可以说没有任何意义。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而学校是防控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主阵地”,责任甩不掉也逃不得。那么,学校应该怎么办?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被上升为国家战略,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行动计划》提出了“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理念,用“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阐释了“五育”与心理健康的内涵关系,为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心病”还需“心药”医。青少年存在身心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更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敏感、脆弱等表现,也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学校应进一步强化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和干预能力,用心用情、积极作为,让青少年愿意敞开心扉、积极向外寻求帮助,早发现、早介入。同时,还要与社会专业机构、家庭、医务工作者等各方面形成合力,筑牢家、校、医、社联合精准防控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当然,另一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置机制,依法处理学校安全事故纠纷,依法打击“校闹”行为,免除学校后顾之忧,为学校办学安全托底,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李海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