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氢能赛道,谁能抢占先机?
来自我市氢能产业的最新消息是,齐鲁氢能(山东)发展有限公司氢能一体化项目目前正在通过试生产流程,预计明年年初即可投入运营。项目全部达产后,将成为国内第一大液氢供应商。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2月,淄博氢能相关企业现存54家,占山东总存量的19.4%,居全省第一位。去年,淄博市氢能及储能产业入选山东省未来产业集群。淄博还是全国唯一同时被纳入5个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的合作城市。
可以说,淄博正在跻身山东乃至全国氢能产业版图核心区域。
为什么是淄博?
从战略选择看,化工产业是淄博的主导产业,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充足的产能,氢能资源优势突出。在“双碳”背景下,氢能也成为我市传统产业向新能源产业转型迭代的最佳入口。审时度势之后,我市相继出台了《淄博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0年)》《淄博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淄博市碳达峰工作方案》等相关政策方案,为氢能及储能产业发展做好了顶层设计和路径规划。
从产业布局看,依托雄厚的化工基础,我市已初步形成从制氢、运氢、储氢等基础应用到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等终端产品研发的多环节、全周期产业链。为了填补涉氢装备等空白环节,我市还引进国外企业强化制氢、用氢设备制造等领域的布局,亿华通、爱德曼等行业头部企业也纷纷落户淄博。我市成立的齐鲁智行综合运营平台,已成为氢能领域基础设施建设、车辆采购运营的重要载体。
从技术引领看,随着碱性电解水制氢占据主导地位,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市场需求稳步扩大。质子交换膜是燃料电池的“芯片”,东岳集团率先突破这一关键技术,实现了全氟质子交换膜全产业链量产。而碳纸是燃料电池最后的“壁垒”,也是燃料电池“八大件”中国产化率最低的一个环节。目前,我市也已经实现技术突破。在燃料电池核心部件方面,山东工陶院在陶瓷膜技术方面实现稳定应用,仁丰特材在燃料电池电堆核心材料上取得关键突破。
前瞻规划,抢先布局,持续创新,淄博氢能产业奋力突进。
专家表示,氢能产业正在展开一场席卷全球的产业竞争,并正形成万亿规模的大市场。在行业内卷的当下,抢占这片氢能产业的“新蓝海”,淄博需要有更大作为。
(全媒体记者赵培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