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戏剧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老一辈艺术家的悉心教导与无私奉献,更离不开青年演员的勇于担当与创新突破。近年来,淄博通过老一辈艺术家亲授技艺、老戏新排、经典再现等多种方式,成功培养了一批批才华横溢的青年戏剧演员。他们不仅继承了老一辈艺术家的精湛技艺,更在传承中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为淄博戏剧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传承是发展的基石,而师承则是传承的纽带。近日,山东省戏曲名家工作室传承剧目《十三妹》在淄博剧院精彩上演。该剧目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鞠小苏老师亲授,工作室学生、淄博市演艺中心青年演员彭昱婷担任主演。舞台上,彭昱婷饰演的十三妹英气十足,身段轻盈婀娜,动作行云流水,将尚派艺术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我2022年入选第三批山东省戏曲名家工作室,跟随鞠小苏老师学习,这次能在《十三妹》中担纲主演,对我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老师不仅传授给我尚派艺术的精髓,更教会了我如何在传承中保持敬畏之心,勇于创新。”彭昱婷满怀感激地说。
而淄博市演艺中心的另一位青年演员徐敏,2018年入选第一批山东省戏曲名家工作室。经工作室老师指导,她积极参与了《状元媒》《西厢记》《望江亭》等多部经典剧目的排练和汇报演出,展现了其卓越的才华。如今,在新编原创京剧《朱彦夫》中担任主演;在复排原创京剧《红嫂》《焦裕禄》以及传统京剧《秦香莲》《兰梅记》中担任主演。
近年来,淄博市演艺中心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通过搭建多样化的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以及专业的艺术指导,为青年演员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不仅邀请资深艺术家进行一对一指导,还积极组织青年演员参与各类艺术交流和演出活动,使青年演员能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技艺,为淄博戏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样,在淄博五音戏的传承与发展中,青年演员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青年演员荆功硕,在《紫风》《大众星火》《珊瑚》《风起东郝峪》《追梦长歌》《长生》《青山作证》等多部五音戏剧目中担任主演或重要角色,以其出色的表演赢得了广泛赞誉。
成绩背后,离不开老一辈艺术家的倾囊相授。荆功硕感慨道:“我很幸运,能够得到多位前辈的指点。他们传授的不只是唱戏的技巧,更是对艺术纯粹且执着的追求。”这份精神滋养,让荆功硕深知传承责任之重。他珍视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将前辈的教诲内化于心,化作舞台上的一颦一笑、一腔一调。
五音戏是全国珍稀剧种,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山东地区的重要地方戏曲。2023年,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与淄博市五音戏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合作办学,招收了30名五音戏专业学生,学制6年,为五音戏的传承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
青年演员的发展与成就,是淄博戏剧艺术发展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淄博市始终把演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积极为专业人才尤其是青年专业人才搭建平台、创造条件。通过参加各类比赛和评选活动,多人荣获奖项和荣誉,让淄博戏剧焕发新光彩,也不断提升着淄博文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全媒体记者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