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淄博晚报

读《史记 高祖本纪》有感

日期:12-17
字号:
版面:第A12版:A12       上一篇    下一篇

张店区第一中学 高二八班

张淞杨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一卷波澜壮阔的名画,第一笔不一定多么壮丽,但最后一笔一定雄伟。而一个人最终能去往哪里,不在于他幼时学习走路的速度,而在于他成长之后,面对一条看似无际的路,是否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鞋,并且坚定地走下去。

历史如浩瀚长河,长江之水奔流不息;历史如朔风吹雪,青云纷繁流转。中华上下五千年,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西楚霸王死亦为鬼雄,霍去病漠北封狼居胥,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

历史由人所造,命运也并非天定。汉高祖刘邦,早年只是一个碌碌无为的泗水亭长,而至中年,秦失其鹿,天下群雄共逐之,陈胜起义后,他毅然起兵反秦。他的出身不高,没有苏秦的纵横之材,也不及项羽手握重兵。面对项羽,他一退再退,他的妻子、父亲皆被俘虏,从那时的情形看,他全无帝王之气,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弱势时,他艰苦奋斗,得到陈胜、吴广等人的支持,逐渐成为农民起义的核心人物,此时,他依然屈居于项羽之下。

不可否认的是,刘邦用人的眼光无可挑剔。萧何月下追韩信,以致刘邦的军事集团越来越强大。长路漫漫,险阻难料,刘邦知人善用的本领渐渐凸显,也因此成就功名——战无不胜的西楚霸王项羽,一腔热血肝胆,却因少了一双明晰的眼睛,败于鸿门宴,致使从此失去彻底打败刘邦的又一机会。亚父曾言: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一语成谶,楚汉之争,硝烟四起,历时四年,一代霸王自刎于乌江,“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这场耗时多年的战争,最终以刘邦的胜利结尾。

知天命之年,刘邦建立汉朝,君临天下,踏至九重高阙,史称汉高祖。短短七年间,驰骋四海,扫遍八荒,将曾经欺辱他的人彻底打败,实现天下一统。耳顺之年,出征匈奴,骁勇善战。衣锦还乡之际,刘邦挥斥方遒,写下恢宏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有人曾说,这片绿茵从不缺天才。回看历史,天下英雄如璀璨夜星,前仆后继。有人年少成名,意气风发;有人大器晚成,厚积薄发。人生的容错率很高,年龄与天赋也从不是成功的唯一标准。英雄不是出生就是英雄的,而是在断筋抽骨、舔舐血肉后破茧而出的。

或许此时,你还没有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又或许还不清楚自己究竟该去往何方,或许你觉得自己还是稚子,又或许你自认已至蹒跚,天命已定。而我想说的是,人生永远没有迟暮,起点永远不嫌晚,命运从不假手他人,未来不止明天。佛门有三千世界之说,每当觉得不能再前行的时候,请质问自己“三千条道路,没有一条是我能走的吗?”

世人只知李白写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孤傲,却不懂他“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悲愤,但他依然能在痛饮之后昂扬,在愤慨之后激荡,在摔倒之后一跃而起,在无路可走时寻找新的起点。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功不唐捐,玉汝于成,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愿我们永远都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志杰之气,即便出发已晚,亦可走向春和景明。

指导教师: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