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强
周末路过小区附近的农贸市场,在鲜亮喜人的各类蔬菜中,一个个饱满的西红柿吸引了我的目光,禁不住买上几个,匆匆走回家中,用微凉的自来水随意一洗,一口咬下去,清香溢满了唇齿,不禁想起电影《芳华》中女二号咬下西红柿的那一幕,真真切切感受到那充斥口腔的酸爽。
西红柿可以说既是蔬菜又是水果,在我的童年,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一直把西红柿叫作“洋柿子”。那时冬天的蔬菜品种可不像现在这样丰富,想吃什么菜都行,那时候无非白菜、萝卜和土豆三大样。每当入冬时节,不管家境富有还是窘迫,家家户户都储存大量的白菜萝卜,足够吃到来年的春天。一直到现在,我都认为“白菜萝卜,各有所爱”这句俗语的由来就是起源于那时候冬季蔬菜的贫乏。整天吃萝卜白菜也是无奈,偶尔改善生活,也是炸些豆腐放到白菜里炖一下,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够吃到炸鱼、炸肉等我心目中的大餐,当然也仅是浅尝辄止,因为大部分是要用来招待来访的亲戚的,所以那时候盼过年,不仅因为有新衣服穿,可以快乐地放鞭炮,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能吃到许多好吃的,可以大饱口福。
记得儿时有次过年,跟着父母和舅舅们到姨夫家做客。就餐时上完了丸子、炸肉、炸鱼等大菜后,众人已是微醺,姨夫拿出了一个装满红色物品的葡萄糖瓶子对我们说:“今天来尝尝鲜,压轴菜暂时保密。”他走入厨房,不一会儿,一盘西红柿炒鸡蛋神奇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诱人的西红柿裹着金黄的蛋液,让人垂涎欲滴。也许说起来,现在的“90后”、“00后”会一脸茫然,不会相信在蔬菜大棚还没兴起的时候,冬天能吃到西红柿是多么奢侈的事情。大人们向姨夫询问着保存西红柿的方法,我和表哥表妹们立刻拿起筷子大口朵颐起来,虽然口感上完全没有了夏天的酸酸甜甜,给人的感觉仿佛是没有了灵魂的西红柿,但比吃了一个冬天的萝卜白菜强了百倍千倍,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我都骄傲地和小伙伴们炫耀着自己在春节吃上了西红柿。后来上了初中以后,竟然发现在语文课本上有一篇文章讲述如何把西红柿从夏天保存到冬天食用,可见当时冬日蔬菜瓜果的紧缺。
中学毕业后的我踏上了异地求学之路,那时候冬季的蔬菜虽然摆脱了萝卜、白菜、土豆三大样,像蘑菇、芹菜等蔬菜也端上了人们的餐桌,但像黄瓜、西红柿、芸豆等蔬菜依旧稀缺。在刚入学的那个春节,高年级的学长约我一起去校友家玩,当时那位校友在潍坊工作,据他说,寿光、临淄一带开始了大棚蔬菜的种植,里面黄瓜、西红柿、辣椒、芸豆等蔬菜都有,冬天也能吃上这些蔬菜了。到了中午,校友留我们几个吃饭,说他从寿光带回几个西红柿,要大家一起品尝他的拿手好菜——火山飘雪(糖拌西红柿)。一番忙碌过后,切好后的西红柿上撒上晶莹的白糖,在满桌菜肴之间显得非常惊艳,大家不由分说马上开吃,那带着凉意、甜中带酸的西红柿融化在口中,在冬日里吃起来那叫一个爽。
岁月流转,时光步入了21世纪,从外出求学到返回家乡工作,我一直在忙碌中找寻着自己的方向,家乡的面貌一天天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随着大棚蔬菜的普及和我国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如今的蔬菜早已没有了季节之分,一个个农贸市场和超市遍布城乡,大家随时都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我喜爱的西红柿也有了更多品种,草莓西红柿、巧克力西红柿、千禧柿子、圣女果等,作为水果摆上春节的餐桌,丰富着我的味蕾,偶尔撩拨起儿时的记忆,让我久久不能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