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明
临淄牛山脚下,有一条知名的河——淄河。
她源远流长,然而五十年前,由于过度开采和无节制的排放,致使河道污染和干涸。
曾几何时,一缕源头的清风,唤醒了她的本真,日日夜夜,叮叮咚咚地响彻于我们的心头,营造出“断岸潆洄碎石津,波光遥映月生春”的诗情画意。
淄河里鱼虾成群,水鸟翱翔。这里盛产的柳店韭菜、尧王西瓜、边河小米等,享誉全国。
若非冬日来到淄河,眼前一簇簇碧绿扑面而来,不经意间,随意掐断一根草,一股股乳白色的汁液汩汩流出。因此,两岸人都亲切地称她为母亲河。她的恩泽在庄稼上落脚,在两岸人的灵魂深处闪光,千百年来,她以无与伦比的慈爱,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两岸的人民。
百鸟齐鸣,奏响春的序曲,春潮涌动的淄河,万物复苏,水中畅游的、水边行走的、岸上生长的,一派生机勃勃。忽如一夜春风来,两岸奇葩争绽,更有无数花儿争奇斗艳,远眺,像一条硕大无比的美丽锦毯,扑面而来的是满河诱人的馨香,引来蜜蜂欢快舞蹈。一切都是美丽、灵动、充满活力的、正在成长的,凝聚着昂扬向上的生机和力量。
夏日的淄河,蛙鸣阵阵,激浪滚滚,浪花飞溅,漩涡迭生,犹如一群野蛮而残暴的怪兽,竭尽洪荒,曾几何时,摧毁了多少美好的家园。新中国成立后,淄河上游修建了水库,终于控制住了这群桀骜不驯的怪兽,并使其造福于人民。
金秋的淄河,滚滚流淌的河水,在灿灿的艳阳下,跳动着夺目的粼粼波光。两岸盛产的各类果蔬,有的经不住人们的夸赞,羞红了脸;有的对着淄河鞠躬致敬,低垂下沉沉的头颅。这里盛产的高粱、小麦、玉米、谷子、大豆等,都以其独特的丰盈之魅,展示着自己的特有风采。两岸那青青茅草下的白茅根,用镢头挖出,洗去泥沙后,嚼于口中,甜甜爽爽的感觉,是水果都比不上的。
冬日的淄河,青色的河床,裸露在淡淡的冬阳里,一览无余,广袤无边。缓缓流动的河水,在凛冽寒风的侵袭下,毅然决然地幻化出硬硬的晶莹之壳,竭力保护着自己的元气。偶有不怕冷的孩童,恣意地在厚厚的冰面上滑行,且不时地变幻着花样,纵情地释放着快乐,绽放着生命的精彩。待其累了、疲了之时,就地而蹲,透过眼前的晶莹,各色鱼虾时隐时现,怡然自得的模样,可爱之极。
“叮咚叮咚”,“寒沙小渡远逶迤,淄水东流无尽期。”在此,我衷心祝愿母亲河所弹奏的这支古老而年轻的乐曲,年复一年,日日夜夜,永远响彻在两岸人民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