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淄博晚报

走心的大数据应用暖心的“悄悄打钱”

日期:12-10
字号:
版面:第A06版:A06       上一篇    下一篇

“同学,你好!经学校信息统计分析,你的BMI指数偏低,学校已向你的校园卡打入400元。学习之余,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你的健康是我们最大的牵挂!如需帮助,请联系学校资助管理中心……”这是近日武汉理工大学部分学生晒出的学校发来的短信,“太瘦了,学校给我发钱了,泪目!”泪目的岂止是学生本人,网友也纷纷留言“好感动”。

对此,该校资助管理中心老师介绍,哪些学生符合发放标准是根据体育学院提供的学生体测数据来评估的,如果学生被认定为有困难,且满足连续两年低体重指标,即可获得本次补助,“我们也希望今后能继续发放,或者说有其他更好的方式,给大家发伙食补助或者其他补助。”

据报道,为学生“悄悄打钱”的并不止武汉理工大学一家,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全国多所高校都通过大数据等手段为学生发放餐补等,不需要申请,不公示名单,直接打入卡中。武汉大学学生发帖称,自己的学校也“悄悄打钱”了,学校的短信中贴心地写道:“根据消费综合情况,学校了解到你在校生活可能存在困难,将为你的校园卡充值400元。”东南大学推出了阳光早餐资助计划,往部分学生饭卡里“悄悄打钱”,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早餐补助。华中科技大学给全体学生发放50元“开水补贴”,华中师范大学每学期给每人补助40元热水费。在为贫困生发放羽绒服过程中,多地高校也都采取了依托大数据平台精准筛选的方式,点对点通知学生试穿和领取衣服,悄无声息地将温暖送到学生身边。

贫困生也有尊严,甚至比其他学生更敏感、更在意隐私和尊严。坚持公开透明与保护隐私相结合,既要帮助到贫困学生,又要最大限度呵护他们的尊严,各高校可谓“煞费苦心”。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高校以大数据的方式甄别、评估、资助贫困生,在资助与保护尊严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让贫困生体面受助。将心比心、体贴入微,努力把好事办好,冷冰冰的大数据在此有了感情、添了温度,正如网友们评论所言,“被暖到了”。

高校学生资助是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近年来,随着“奖、助、贷、免、勤、补、减”等多元政策的完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日益健全,服务更加暖心便捷,《2023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政府、高校及社会的各项普通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共资助学生4529.63万人次,资助资金1854.38亿元。希望越来越多的学生从资助中获得温暖、获得力量,获得自强不息的前进动力,让“我的大学”成为每位贫困学子心底永远的温暖记忆。

(李海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