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淄博晚报

当前常见的电诈犯罪手法有哪些?

日期:12-06
字号:
版面:第A03版:A03       上一篇    下一篇

当前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法有哪些?广大人民群众应该怎样防范?12月5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随着信息社会快速发展和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传统犯罪明显下降,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呈上升趋势,并伴随社会形势发展和社会热点,诈骗手法不断迭代更新。当前,冒充黑社会、虚假中奖、重金求子等诈骗手法已经逐渐消失,网络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电商物流客服、冒充领导熟人和冒充公检法等已经成为当前常见的诈骗类型。

目前,利用群众急于赚钱心理,诈骗分子通过发布网络任务、网络平台交友、网络聘请专家授课等方式,吸引受害人并获取信任,先让受害人获取小额利益,再吸引大额投资后,以种种理由拒绝提现,甚至要求继续投资,以此实施诈骗。利用群众恐惧紧张心理,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贷款公司等人员,编造受害人可能非法出入境、骗取贷款等虚假情况,并伪造相关法律文书,制造紧张气氛,让受害人产生恐惧心理,迫使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号、手机验证码或者直接转款到指定账户来达到诈骗的目的。利用先入为主心理,诈骗分子通过不法手段获取受害人的手机号、工作单位、网络购物、快递、网络账号等个人信息,电话或微信联系受害人,准确说出受害人相关个人信息获取信任,声称帮忙过桥转款并伪造转账凭证或者通过屏幕共享、诱骗受害人提供手机验证码等手段,诈骗受害人钱财。

面对纷繁复杂的诈骗手法,请广大群众牢记“未知链接不要点,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的总体原则。同时,要积极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不断了解掌握最新的诈骗手法,提升识骗防诈意识。如果接到96110号码的来电,这说明你存在被骗的风险,请及时接听,公安机关会对您进行预警劝阻;如果广大群众有电信网络诈骗方面的问题需要咨询,也可随时拨打96110。(全媒体记者王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