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水》是作家乔叶荣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全书共计36万余字,是乔叶耗费时间最多的长篇作品,堪称文学版乡土中国。这本书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采用长篇小说惯常的结构方式,继承了乔叶一贯以来的娓娓道来,用平淡而自然的文字书写豫北山村宝水的四时风物与日常生活,以丰富而扎实的细节展现传统风俗中悄然发生的山乡新变。乔叶用细腻的笔触和温暖的文字熨平了读者心头的褶皱,在浸润着美丽乡村独有的人情味和烟火气中感知生活的美好。
全书以四季为节点,共分为四个章节,在四时节序中将当下的乡村生活娓娓道来。宝水,这个既虚且实的小小村落,它的神经末梢连着新时代乡村建设的生动图景,连着当下中国的典型乡村样态,也连着无数人心里的城乡接合部。村子里那些平凡朴实的人们,发散和衍生出诸多清新鲜活的故事,大量丰饶微妙的隐秘在其中暗潮涌动,如同涓涓细流终成江河。
故事中,人到中年的青萍被严重的失眠症所困扰,提前退休后,从象城来到宝水村帮朋友老原经营民宿。她怀着复杂的情感深度参与村庄的具体事务,见证着新时代背景下乡村丰富而深刻的嬗变,自身的沉疴也被逐渐治愈,终于在宝水村落地生根。从“外来人”到“自家人”,青萍在宝水村完成了自己人生旅程中一段美丽的转变。
除了青萍、老原,还有德高望重的九奶、泼辣爽朗的乡村干部英子、对家暴从隐忍到反抗的农村妇女香梅等。正是在与这些村民的朝夕相处中,青萍被青山绿水和人情世故所治愈,她也终于懂得当年奶奶挂在嘴边的那句话“人情似锯,你来我去”,她也渐渐与曾经的生活和自己和解。故事的主角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为了一日三餐辛勤劳作,一个村子就像是一个大家庭,里里外外都沾亲带故,谁家有事儿都愿意搭把手,浓浓的人情味儿就藏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
书中最打动我的便是这段话:“籍贯是‘血缘的空间投影’。因为你的长辈和那里有关系,所以你也必须和那里有关系。你生活的城市,无论你多么熟悉,那也只是你的地缘。地缘可以变,你可以和无数个城市有地缘,但老家意味的是血缘。”中国人常说叶落归根,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根,而这个根就是与你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家乡。
《宝水》是美丽乡村振兴的记载,更是无数平凡人一生的缩影。这些朴实的人物构成了一幅乡村的生活画卷,让宝水村变得鲜活灵动了起来,它有美丽、有世俗、有落后,更有创新、有变革,现在的宝水村面貌早已日新月异,是人人想要守护的美丽乡村。平铺直叙的讲述,却让我看得异常舒适和治愈,感觉身心就像春天里的小草慢慢发芽一样,全都舒展开来。看着青萍在宝水村慢慢生活时,不由自主地也会想起自己的家乡。在合上书的那一刻我明白了,只有读懂《宝水》,才能真正读懂“家乡”。 (刘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