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淄博晚报

这天降的好运 是香甜馅饼还是天价陷阱?

日期:12-05
字号:
版面:第A15版:A15       上一篇    下一篇

当你的短视频账号收到一条私信,称不收取任何费用,把你打造成素人网红,还可以带货挣钱,你会心动吗?

有一家MCN机构,也就是为网红和自媒体提供内容策划制作、宣传推广等服务的传媒公司,就向9名年轻女孩提出了优厚的签约条件,要把她们打造成素人网红。但是,签约后不久,这家MCN公司就把这些女孩分别起诉到了法庭,共索赔几十万元。

九起案件,案情相似,这引起了法官的注意。

刷视频时突然有人毛遂自荐 要将大学生免费打造成“网红”

翻看案卷材料,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法官魏若男了解到,这起合同纠纷案的被告是一名19岁的女孩,起诉她的是一家MCN公司,诉求是几十万元的违约金。而除了这名19岁女孩,这家MCN公司还另外起诉了8名20岁左右的女孩。

来自山东菏泽的晓棠(化名)就是其中的一名被告。她究竟经历了什么?事情还要从2023年10月她的社交平台账号收到的一条私信说起。

晓棠说:“我那会儿正准备考研,刷抖音的时候有一个人私信我,说他是MCN公司的,看我抖音拍得还可以,想找我签约。”MCN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晓棠,经过打造,她有机会成为一名网红。同时告诉她,他们是做素人精品IP孵化的,并强调他们“无直播,不收费,公司一对一服务,从零打造,全包”。这让晓棠心动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兼职,我们就加了微信。”

随后,这家MCN公司向晓棠详细介绍了公司的业务。称他们会安排摄影师拍摄,还有专业剪辑师为晓棠制作视频。另外,公司还会为她投流,也就是花钱买流量,还做出承诺:晓棠不需要花一分钱,也完全不用操心。

但晓棠也担心:如果做得不好,会有什么后果吗?对方告诉她,账号由公司提供,做得不好,只需要把账号归还给公司就行。

晓棠针对合同中的一些条款提出了质疑。比如,合同规定,博主每月直播不少于24天,每天直播时长不少于3小时。晓棠因为住在宿舍,没有直播环境,对此公司承诺晓棠,不需要直播;再比如,合同规定博主每个月更新短视频的数量不得低于30条,对此公司解释说,可以按照晓棠的时间来,这份合同只是个模板,没有实质性作用。

双方在线上签好合同后,晓棠被拉进了一个名为“一对一运营服务群”的群聊中。

确有专人提供运营服务 但异常之处也慢慢显现

晓棠加入群聊后,发现群里其他人都是专门为她提供运营服务的,这让她觉得,自己距离网红又近了一步。接下来,正如这家MCN公司所承诺的,他们开始为晓棠进行培训、拍摄,她也按照对方的要求发布了一些视频。但慢慢地,她觉得有些不对劲。

晓棠加入群聊后,公司的运营人员经常会在群里发一些文档,例如“小红书知识地图”“抖音禁词”“直播话术结构和逻辑模板”等。运营人员说这些都是公司的线上课程,要晓棠抽时间学习,并要求她确认收到了课程并回复。晓棠发现,这些培训课程的文档,其实都是可以在网上查到的。

学习了这些文档之后,运营人员还为晓棠约了菏泽当地的摄影师进行视频拍摄。每次拍摄结束后,运营人员都会在群里发一张转账截图,写明这是拍摄服务费用,让晓棠确认。

晓棠说,自己一共拍摄了三次,公司为她制作了八九个视频。但这些视频发布后,涨粉量和播放量都不理想。运营人员告诉晓棠,公司为她投了抖加,也就是花钱为她买了流量,还把这些购买流量的花费截图发在群里,让她确认。

2023年12月初,也就是签约一个多月后,公司要求晓棠直播活跃账号,但这个要求与公司经理之前给她的承诺不一样,晓棠拒绝了,并提出解约。没想到几天后,她就被诉至法院,被索赔违约金、经济损失、律师费等共26万多元。

除了晓棠,这家MCN公司还起诉了另外8名签约主播,她们有的人和晓棠一样拒绝直播,有的人觉得公司不正规提出解约。她们来自山东、河南等不同地方。20多万的索赔,对这些20岁左右的女孩而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金额。

案件开庭审理 网络女主播是否违约?

很快,这些案件陆续开庭审理。

原告MCN公司认为,他们与被告签订了合同,合同中规定被告应当直播,但被告拒绝履行直播义务,因此应承担违约金。由于被告存在违约的情形,公司为运营账号支出的费用也应由被告承担。

对此,被告晓棠并不认可。她认为,双方之前沟通的时候说好不需要直播,所以自己并没违约。至于MCN公司让自己确认的那些费用,是存在夸大的情况的。

晓棠和摄影师沟通了解到,这些摄影师都是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找的兼职摄影师,每次的拍摄价格也就100到200元左右。

法院审理认为,原被告双方在签订合同前的沟通中,MCN公司多次承诺对方无需直播,账号喜欢就做,不做就还给公司,现在却主张对方拒绝直播、主动提出解约是违约行为,并索赔违约金,没有依据。

从合同的履行情况来看,法院审理认为,MCN公司并未按照合同约定,对签约主播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和孵化,而是仅发送几份文档,不足以证明其尽到了培训、孵化的相应合同义务。

针对原告MCN公司主张的购买账号、投抖加、拍摄等费用,法院审理认为,这些费用不符合市场一般价格情况,而且收款主体方身份不明;购买抖加服务的费用,也无法证明公司实际支出了该费用,以及用于主播的账号引流,法院不予支持。

同时,法官魏若男调查发现,2024年2月,这家MCN公司的负责人和另一名股东,在山东又成立了一家开展相同业务的机构。

魏若男说:“我们就向原告示明了,怀疑他们注册这家公司可能从注册到提起诉讼,都是他们设计好的。在这批案件宣判之前,原告联系我们,想对这批案件申请撤诉,我们也向被告征求了意见,准许了原告的撤诉。”

案件结案后,综合本案的证据情况,法院把相关的证据和意见移送到了公安机关,希望对此事予以调查,看是不是存在一些犯罪行为。

法学专家提醒

哪是想打造网红

而是想通过诉讼获取违约金

在魏若男法官看来,这些不良MCN公司使用的是“短期内签约后诉至法院”的套路。

套路第一步:“广撒网”寻找目标。

套路第二步:自称“无直播、不收费、一对一专业打造素人网红”,让女孩心动就范。

套路第三步:邀请签约主播进入“一对一运营服务群”。在群里发送一些文档作为对主播的培训,并在拍摄和投流之后,要求他们在群聊中确认各项高额费用。

套路第四步:搬出合同条款要求签约主播直播,被拒绝后提起诉讼,要求主播赔偿违约金并承担各项费用。

法学专家认为,这类不良MCN公司的真实目的并不是打造网红,而是为了通过诉讼等手段获取违约金。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说:表面上这是个民事合同,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想真正履行合同,根本目的就是把她们签“死”在这儿,只要发现一点违约行为,就通过诉讼等手段获取高额违约金,他们签合同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违约金。

法学专家提醒,对于想要从事主播行业的年轻群体,要理性辨别MCN公司的专业与能力,一定要先看看这个公司有没有做经纪人的相关资质,有没有成功的案例,然后在签合同的时候重要条款一定要过目,而且权利义务方面要经过确认。

(据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