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淄博晚报

40万名学生乐享“课后延时服务”

日期:12-03
字号:
版面:第A03版:A03       上一篇    下一篇

“课后延时服务选择学习刺绣,它不仅能锻炼耐心和注意力,还让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11月28日,张店区莲池学校五年级王悦潼同学兴奋地向记者展示她的刺绣作品,“学校开设的啦啦操社团也特别好,我也参加了,这样既掌握体操技能又增强体质。”

近年来,“家长接娃难、学生作业苦、校外辅导乱、校门交通堵”等烦心事一直困扰广大家长和学生。为此,我市将课后延时服务作为解决这些民生难题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进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的规范化、有序化开展,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积极评价。

“以前,孩子放学时间早,家长总是为接孩子放学而发愁。现在,孩子参加了课后延时服务,作业大部分都能在学校完成,还参加了书法、拉丁舞、跆拳道等兴趣班,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与潜能。作为家长,确实感到省心许多。”家长郭女士感慨地说。

2021年4月,我市全面推行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对有服务需求的小学生做到零拒绝,课后延时服务时间一般不早于17:30。为确保课后延时服务取得实效,我市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学校管理、多方参与”的课后服务机制,从服务范围、服务内容和方式、组织实施、经费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进一步规范课后延时服务。同时,探索将课后延时服务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相结合,全面推进每周5天、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5+2”课后延时服务,采取“自主作业+社团活动”的组织形式,大力建设课后延时服务“课程超市”,实现了全覆盖、全接纳、零拒绝。

在课程实施上,坚持“作业优先”“兴趣为本”“活动育人”,累计开设作业辅导类、阅读类、体育类、音乐类、美术书法类、劳动实践类、科技类等特色课程6735门,更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11月28日下午,张店区莲池学校瓷板画教室里,学生们戴着护目镜,手握小锤,全神贯注地在瓷盘上雕琢着精美的图案。“学校利用课后延时服务,组织学生进行课程实践活动,《瓷秀瓦酷》课程是根据淄博地域特色,利用陶、瓷、瓦片等载体进行创作,通过课程的实施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美术教师李冬梅介绍说。

记者走进张店区重庆路中学“重中之声”校园广播站,初一学生李佳玘正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专注地练习广播。“我在学校参加了播音和戏剧社团。在这里,我学习了播音发声、朗读技巧,还提升了我的人际交流能力。”李佳玘兴奋地说。初二学生马子骞这学期报名了扭扭棒社团。凭借出众的学习能力,她已经完成了多个精美的摆件作品。

张店区湖田小学专门为学生设计了《古法蓝晒:一场光与影的邂逅》课后服务课程。课程通过蓝晒技术的学习与实践,不仅让学生们体验到传统影像艺术的魅力,同时也引导他们探索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淄川区昆山学校,音乐老师充分利用电钢琴教室,根据学生年龄阶段,制定电钢琴分层教学计划,实现大班授课,做到统一教学、示范、指导。在老师的指导下,一首首灵动的曲子从同学们的指尖“流淌”出来。

据统计,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411559人,参加课后延时服务的学生总数400976人,达97.43%,实现了有课后延时服务需求的学生全覆盖,以学校用心换来家长放心、学生开心,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今后,市教育局将继续推进“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不断扩充“课程超市”的内容,提升课程质量,全力促进课后延时服务从“有”向“优”转变。同时,加强对课后延时服务的巡查监督,切实保障全市课后延时服务规范、有序、蓬勃地开展。 (全媒体记者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