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淄博晚报

当孩子梦想“当网红”……

日期:11-15
字号:
版面:第A12版:A12       上一篇    下一篇

你的理想是什么?每个时代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答案。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孩子们的回答可能是医生、教师、科学家、飞行员等等。如今,将同样的问题抛给“10后”“15后”,得到的答案可能是演员、歌星,或者总裁、大官,甚至网红。

据某地对多所小学的抽样调查显示,有八成小学生希望成为网红。当下,也已经有小学生像模像样地经营起自己的“网红事业”,对做数据、引流量颇有心得,成为网友眼中的“小孩哥”“小孩姐”。

当网红不仅成为年轻人的职业优选、退休老人的再就业赛道,而且成为青少年的人生理想,这意味着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面对?

作为自媒体时代的“网络原住民”,“10后”“15后”自小触网,对他们来说,社交媒体等不仅是娱乐的工具,更是展示自我的舞台。网络从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数字化生存是本能般的事情。

有人说,从孩子的梦想就能看出当下最火的事物。近几年,网上最火的词莫过于“网红”,“网络原住民”们很难不受影响。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网红梦”几乎满足了孩子对“理想生活”的所有需求。

自我表达与社交需求。在社交媒体时代,网红已成为一种新的社会角色。孩子们渴望被认同、被接纳,而成为网红似乎是一条快速获得社会认同的路径。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一些孩子认为成为网红就能获得大量的关注和点赞,其中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让他们乐在其中。加之一些孩子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表达欲,热衷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日常生活、展示才艺、科普知识等,如果分享的内容恰巧爆火出圈,那就锦上添花了。

从众心理与追求名利。青少年阶段是个体模仿能力和从众心理较强的时期,一方面,孩子们可能会看到身边的同龄人或明星的成功出圈案例,从而产生模仿和跟随心理。另一方面,一些孩子被网红展现出的光鲜亮丽的外表和快速的吸金能力所吸引,产生能够轻易成功的错觉,从而渴望追寻这种“明星”般的生活。相较于传统行业,成为网红的“风险较低”,且“轻松”“来钱快”,这般诱惑让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难以抵挡。

门槛较低与时间灵活。虽然成为头部网红并非易事,但相较于教师、医生、律师等职业需要长期的专业学习和资质认证,成为网红的门槛较低,不需要高学历或特殊技能,仅靠一部手机就能在网络上展示自己,这让更多人有机会尝试。此外,网红的工作时间和地点相对自由、不受束缚,可以更灵活地安排工作和个人生活。

严谨一点来说,网红并不是一个职业,仅是一种现象、一种身份。有人靠知识渊博、风趣幽默成为网红,也有人靠装疯扮傻、低俗擦边成为网红,其消极的一面一直以来影响甚巨、饱受质疑。当那么多孩子梦想“当网红”,家长乃至社会难免会担忧。

怕学坏了。网络世界鱼龙混杂,一些网红为了吸引眼球,通过低俗、擦边、哗众取宠的内容博取关注,这种行为极大挑战了社会公德与公序良俗,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特别是对于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来说,低劣的内容会对屏幕前的他们造成误导,带来三观扭曲。比如,当小网红们成为“小孩哥”“小辣妹”“小御姐”,被网友“磕CP”、各种讨论,孩子们的价值观和心理健康往往会受到不良影响。他们可能就会跟着流量走、跟着评论走,走向歧路。

怕不安全。上网是有记录的,分享是有规则的,当“不谙世事”的孩子过多地将信息“暴露”于网络空间,其体貌特征、家庭情况、愿望想法等个人隐私可能引起不法分子的注意,让未成年人面临网络诈骗、网络欺凌乃至人身安全的威胁。比如,利用未成年人制作“软色情”“软暴力”的擦边视频,利用“校园贷”引诱孩子陷入债务危机,等等。

怕走歪路。目前来看,网红现象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网红常见,“长红”不多见。不是所有人都甘愿做闪耀一瞬的流星,成为网红后所带来的名利诱惑,可能导致青少年贪慕虚荣,走向拜金、浮躁、谋捷径的道路,一步步“长歪了”。而且,成为网红意味着高关注度,与之伴生的就是争议性。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这种争议,这也有可能导致青少年在压力下走向各种极端。

目前来看,以上种种担忧并不多余。虽然屏幕里也不乏具有创新精神、深耕内容、用心创作的优质网红,但无论是数量还是流量,都还没有占到绝对性优势。在这种背景下,对于孩子想当网红保持适度警惕,是关注其成长成才的必需。

面对网红现象对青少年的影响,加强网络空间治理让网红现象红得正、红得端,和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网红现象、树立远大理想,同样重要,需并驾齐驱。

还孩子一个清朗环境。一个健康、安全、积极的网络环境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网络治理,对网络暴力和不良信息加大打击力度。平台也应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对不适宜未成年人接触的内容加强审核,及时屏蔽、清理有害内容。同时,规范网红行为,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对法律的敬畏和对道德的遵守。此外,社会各界应积极开展青少年网络活动,鼓励和支持孩子们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网络素养和综合能力。

通过触网了解网络行业。面对多元文化的影响,学校应当强化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他们能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空间中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讲座、开展职业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网络行业,引导他们摆脱功利和浮躁风气的纠缠,踏实努力,提升自我。

引导孩子长成好网红。无论孩子想当网红还是科学家,家长首先应给予尊重,接纳孩子的梦想。拥有梦想是好事,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引导。应当让孩子了解成为好的网红并非易事,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光鲜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此外,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并加以引导,多花时间陪伴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并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和压力。

总而言之,世界本来就光怪陆离,梦想自然也五彩斑斓,孩子梦想当网红,可以担忧,但不必过度焦虑。只要能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管他们将来从事什么,都能实现人生“长红”。

(据《山东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