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接连几日的降温,在11月7日这一天,节气悄然“换岗”,我们迎来了冬季的首个节气——立冬,它的来临,意味着冬季正式拉开帷幕。
立冬,作为二十四节气里的第十九个节气,通常于每年公历的11月7日或8日交节。从这时起,天地间的阳气开始潜藏起来,阴气则渐渐旺盛,万物的活动趋向于休止状态,它们借此养精蓄锐,为来年的生长做好充分准备。
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刻,水已能够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出现冻结现象;“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指的是野鸡之类的大鸟,“蜃”则是大蛤。立冬过后,野鸡这类大鸟便不常见了,而在海边却能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在古人眼中,仿佛是雉到了立冬之后就变成了大蛤。
当立冬的节气悄然而至,淄博这座城市仿佛也随之切换到了冬日模式。街头巷尾的氛围开始发生微妙变化。清凉的寒风,黄色的落叶,路上人们的穿着也逐渐加厚,行色匆匆,人们对寒冷的感知愈加清晰。
二十四节气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每一个节气都有着独特的韵味。让我们一同走进淄博的立冬节气,去探寻那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独特魅力。
11月份恰是赏叶的绝佳时节。枫叶红得绚烂夺目,银杏叶黄得耀眼亮丽,若是登山远眺,定会被大自然那斑斓绚丽的色彩所深深打动。此时的潭溪山景区,枫林叶落,丹桂飘香,赤红与深绿、纯白与绛紫等色彩相互交织,如同被播撒在群山之上,景色美不胜收;红叶柿岩景区那漫山遍野的红色更是令人赞叹不已,为了不辜负这大自然的馈赠,景区结合“国风华服大秀”“赏红自驾节”“百团大战”等活动,让人们在领略自然美景的同时,还能进行文化体验和休闲娱乐。还有原山国家森林公园,立冬时节踏入其中,脚下踩着沙沙作响的满地落叶,偶尔传来几声鸟叫,使得整个景区更显幽静深邃。
立冬前后,银杏叶也迎来了它的颜值巅峰时刻。在张店区市府东一街,满树金黄的银杏叶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打卡留念。他们或是手捧落叶,或是绽放出最灿烂的笑容,与这片金黄色的美景合影,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周村古商城在立冬的寒风中愈发散发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青石板路向远方延伸而去,两旁的明清古建筑古朴宁静、庄重典雅。在周村古商城的千佛寺,西侧花园里的银杏满树金黄,那种美仿佛能直抵人心底。
烟火气,向来是人们心中最为温暖的存在。立冬前后正是储备冬菜的大好时机,在淄博大大小小的菜市场里,萝卜、白菜、大葱等各类蔬菜都成了抢手货,人们纷纷挑选着新鲜饱满的菜品,准备腌制咸菜或者储存起来慢慢食用。卖肉的摊位前同样围满了人,大家都想着购买一些上好的猪肉、羊肉,回家炖上一锅热乎乎的汤,为身体补充能量,以此迎接寒冷的挑战。
在淄博,立冬之后的美食也是丰富多样,每一道美食都承载着当地人的饮食文化和养生智慧。
博山酥锅无疑是立冬餐桌上的常客。这道美食是将多种肉类、海鲜、蔬菜等食材分层放入锅中,通过慢火炖煮而成,口感丰富多样,味道醇厚浓郁。各种食材的味道相互交融,肉类为其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海鲜增添了鲜美的滋味,蔬菜则确保了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立冬时节吃酥锅,既能满足味蕾的需求,又能为身体补充足够的能量以抵御严寒。
周村烧饼同样是备受人们喜爱的特色小吃。它薄脆可口,芝麻香味浓郁。芝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有益。立冬之时,吃上几块周村烧饼,既能当作零食解解馋,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滋补身体的作用。
此外,立冬养生也是颇有讲究的。除了在饮食上注重食用一些温热滋补的食物,比如羊肉汤等,还要格外注意保暖防寒。人们会早早地穿上棉衣、棉裤,家里也会备上取暖设备。同时,适当的运动也是不可或缺的,在阳光较好的午后,去公园散步、打太极拳等,这样既能活动身体,又能晒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进而增强免疫力。
立冬的淄博,有着独特的节气氛围、别具韵味的景点以及美味可口的美食。让我们在这冬季的开端,用心去感受它的种种风情,拥有一段难忘的冬季初体验。
(全媒体记者耿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