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9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淄博晚报

不管如何支付,消费者合法权益不能受损

日期:11-05
字号:
版面:第A02版:A02       上一篇    下一篇

在数字化浪潮推动下,“先用后付”作为一种新兴支付模式,悄然改变了人们的购物习惯。这种模式让消费者在网购时可以先享受商品,后进行支付,听起来似乎是一种双赢的创新。然而,随着“双11”购物节的到来,这种支付方式引发的争议愈发凸显。

不可否认,“先用后付”是有优势的。对消费者而言,这种模式无疑增加了购物的便捷性。在传统购物流程中,消费者需要先支付款项,然后等待商品的到来。而“先用后付”模式下,消费者可以先体验商品,满意后再付款,这无疑减轻了消费者的经济压力,尤其是对那些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来说,这种模式显得更加贴心。同时,电商平台也能从中受益,通过鼓励消费,提升交易额,增加平台的活跃度。

然而,这种看似美好的支付模式却隐藏着不少问题。首先是“开通容易关闭难”的问题。许多电商平台将“先用后付”设置为默认选项,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开通了这项服务。当消费者想要关闭这项服务时,却发现关闭按钮难以寻找,甚至在有未完成订单的情况下无法关闭。这种设计无疑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一种侵犯,也违背了消费者自主选择的原则。

其次,“先用后付”模式还可能导致错误下单的问题。在传统的支付流程中,消费者需要手动逐项操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误操作的可能性。然而,在“先用后付”模式下,由于消费者不需要立即支付,可能会在浏览网页时不小心点击下单,导致“误消费”。这种误操作不仅给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也可能引发消费者对电商平台的不满和信任危机。

“先用后付”模式对消费者财务规划也是有影响的。由于消费者在购物时不需要立即支付,这可能会使他们对实际消费的金额缺乏直观感受,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消费支出,这对财务管理能力较弱的消费者来说,是一个隐患。

可见,“先用后付”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消费者,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电商平台在推广这种模式时,应该更加注重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提供明确的关闭选项,避免默认开通的做法。同时,消费者也应该提高警惕,理性消费,避免因“先用后付”而产生的不必要麻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享受数字化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能够维护好健康、有序的网络购物环境。

(伊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