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二王冢的迷雾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谜团等待我们去揭开。时光回溯至春秋末期,齐国的政权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执掌齐国的姜氏势力日渐衰微,权臣田氏家族逐渐崛起。公元前386年,田氏家族的田和将姜齐最后一代国君齐康公放逐到东海,自立为齐王,周王室确认了田和的地位,田和由此成为田氏齐国的第一代国君。此后,田齐的君主们在这片土地上不断书写着他们的辉煌与梦想。
四王冢是田齐威王、宣王、湣王、襄王四代君主的陵墓,位于牛山东侧,东西并列。它们宛如连绵的群峰,气势恢宏,素有“东方金字塔”之称。
早期文献记载,二王冢是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姜小白和姜齐第二十五代国君齐景公姜杵臼的墓葬。直到1984年,山东省考古研究所经过深入研究和稽考,根据二王冢和四王冢的规模、形制以及所处地理位置,结合田氏王族世系和古代帝王葬制,最终确认二王冢实为田齐第二代国君田剡和第三代国君田齐桓公田午的墓葬。这两座陵墓东西并列,总长约320米,南北跨度约190米,高度达30余米,呈现出方基圆顶的形态,仿佛山上之山,雄伟壮观。
二王冢和四王冢原本是一个整体,古代仅有一条小道从中穿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修建胶济铁路时,这六座王陵被一分为二,形成了如今的组合。
这六座王陵的建造方式如出一辙,都是依山而建,以坚硬的夯土层层堆积而成。王陵之上,大树难以生长,只有一些灌木丛能在此扎根。建陵所用的土有多种颜色,黄土、黑土、红土等。在那个生产条件相对落后的年代,要建造如此高大封土的墓葬,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据说当时曾号召全国百姓每人从家乡带一兜土来修墓,足见工程的浩大,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齐国国力的强盛。
在田齐王陵周围,还分布着众多陪葬墓。这些墓葬的排列布局,展现了齐国君主生前君临天下的气势以及死后依然驾驭群臣的威严。
齐威王、齐宣王、齐湣王、齐襄王,这祖孙四代贯穿了战国时期齐国从鼎盛走向衰落的过程。
齐威王是田齐桓公田午之子。他积极改革,整顿吏治、选贤任能,奖励纳谏;军事上重视军事理论、整顿军队,提高战斗力;文化上大力发展稷下学宫,培养人才,促进百家争鸣。齐威王三年(公元前354年),魏国攻打赵国,齐威王派田忌、孙膑救援,在桂陵大败魏军。齐威王十六年(公元前341年),魏国攻打韩国,齐威王再次派田忌、田婴、孙膑等人率军救援,在马陵之战中杀死魏将庞涓,魏军崩溃。两次击败魏国,让齐国的威望上升,国力迅速发展。齐威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34年),齐威王与魏惠王在徐州会盟,互尊为王,齐国成为诸侯国之中实力最强盛的国家。
齐威王之子齐宣王在位时,齐国继续保持着较强的影响力。公元前301年,齐将匡章率领齐、魏、韩联军大破楚军,遏制了楚国北上扩张的势头。齐宣王对稷下学宫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使稷下学宫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
齐湣王是齐宣王之子,他带领齐国军队取得了一些胜利,吞并了富有的宋国,并自称东帝;向南割夺楚国的淮北地区,向西攻打三晋,甚至有并吞周室、自封天子的野心。然而,齐湣王在外交上的一系列举措导致齐国逐渐陷入孤立,各国对齐国的不满日益增加。公元前284年,秦、燕、魏、赵、韩五国联军大举进攻齐国,乐毅带领五国联军攻破齐国七十二城,齐湣王出逃莒城,后被楚国将领淖齿杀害。
齐襄王是齐湣王之子。齐襄王五年(公元前279年),齐国将领田单以即墨作为基地打败燕军,收复齐国之前失去的领土。齐襄王在位期间,齐国国力已大不如前,难以再恢复到鼎盛时期的水平。
悠悠千年起伏跌宕,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站在六座田齐王陵前,穿越浩浩云烟,回想曾经的兴衰起落,仿佛能够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那些君王的雄心壮志。他们曾经是这片土地的统治者,他们的决策影响着千千万万人民的命运。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他们的成功和失败,都深深地刻在了这片土地上。
(全媒体记者伊茂林)
■“讳疾忌医”原来是他
时光悠悠,往昔的荣光虽已渐渐淡去,但田齐王陵依然静静地矗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这些陵墓不仅是历史的遗迹,更是文化的传承载体,让我们能够穿越时空,领略那个时代的魅力,触摸那个时代的脉搏。
二王冢的墓主人田剡和田午这两代父子国君,在历史的长河中并没有留下太多显赫的记载,唯有那个“讳疾忌医”的故事,还能引起人们些许关注。田齐桓公田午,作为田齐的第三代国君,他在位期间创办了稷下学宫,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外,那个广为流传的成语“讳疾忌医”说的就是他。
战国时期的神医扁鹊,有一天拜见了齐桓公田午。扁鹊直言不讳:“大王,您的身体有些小恙,虽不严重,但若不及时医治,恐怕会日渐加重。”田午不以为然地说:“别开玩笑了,我哪里有病。”扁鹊无奈离去,田午还有些不屑地说:“这些医生就喜欢给没病的人看病,以此来炫耀自己的医术!”
没过几天,扁鹊再次拜见田午,焦急地说:“大王,您的病已蔓延至肌肉,如果再不及时治疗,后果不堪设想。”田午依旧对扁鹊的话置若罔闻。又过了十几天,扁鹊再次见到田午,心急如焚地说:“大王,您的病已深入肠胃,若再不医治,就无药可救了。”然而,田午依旧对扁鹊的忠告毫不在意。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见到田午时竟扭头就走。田午见状,特意派人去询问扁鹊缘由。扁鹊沉痛地说:“小病在皮肤纹理之间,用热汤熨敷就能治愈;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用针灸可以治好;病在肠胃里,用火剂汤可以治好;病在骨髓里,那可就是司命神管辖的范围了,大夫已无能为力。大王的病已深入骨髓,我无法再为他医治了。”
五天之后,田午感到身体剧痛,这才派人去寻找扁鹊,扁鹊早已逃往秦国,最终田午只能眼睁睁病死了。这个“讳疾忌医”的故事,就这样成为田齐桓公田午在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印记,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及时正视自身问题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