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2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淄博晚报

在探索中活化历史遗产路径

日期:10-29
字号:
版面:第A05版:A05       上一篇    下一篇

10月28日,记者从周村区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自淄博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文内简称“四普”)工作开展以来,周村区始终遵循“应查尽查、应细尽细、应保尽保”的理念,稳步推进实地普查工作。截至目前,周村已经完成了85处文物点的数据采集任务。

据最新统计,周村“四普”核查数量共计254处,其中包括“三普”复查的243处以及新发现的文物线索11处。此次普查不仅覆盖范围广泛,还挖掘出了许多此前未被重视的文化遗产资源。

特别要提到的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周村古商业街,以大家熟悉的周村古商城为主。该街区保存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总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长期以来底数不清。通过本次“四普”工作的深入进行,普查员深入周村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平等街等主街道及其间的背街小巷、闲散院落进行了地毯式普查,周村古商城片区内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的具体分布情况已基本摸清,并且进行了详细的拍照、测量以及RTK定位等基础信息采集工作,为后续的保护利用以及文化旅游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普查过程中,我们也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活化利用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周村区文物管护服务中心主任张砚铭举例说,他们鼓励和支持当地居民或企业,将部分适合改造的老房子转变为休闲茶吧或者文化创意产品店铺等,以此吸引更多人关注并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

为了确保能够全面准确地掌握全区范围内的所有重要文化遗产信息,周村区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线索征集力度。一方面,通过官方媒体平台发布公告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相关线索;另一方面,主动与住建、工信等多个部门对接获取更有价值的资料。同时,在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活动期间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参与度。

在周村古商城街头,当地市民李大爷高兴地说:“我从小在周村长大,这些老建筑都是我们的宝贝。现在看到政府这么重视文物普查和保护,心里特别踏实,也希望我们的传统文化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市民王女士也表示:“这些古建筑很有魅力,以后能开发成旅游景点或者有更多的文化活动,对我们老百姓来说也是好事,能让我们更了解自己的家乡。”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以及周村区内缺乏专业文物研究机构支持的情况,周村区政府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并于9月18日正式对外招标第三方技术服务团队协助完成剩余工作量。接下来,周村区将以镇办为单位,继续深入细化每一处潜在遗址点位的考察工作,力求做到没有死角全覆盖。预计年底前,能够实现全部野外作业目标。

(全媒体记者杨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