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全媒体记者刘伟)10月22日,由沂源县委宣传部、沂源县文化和旅游局、东里镇人民政府组织的“沂源·东安古城专家论证会”圆满结束。与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等数名专家通过对沂源东安古城及周边遗迹进行现场考察,结合相关汇报,经充分讨论,最终形成了包括初步确定东安古城为春秋时期纪国浮来邑,战国时期齐国盖邑等成果建议。
据《春秋·隐公八年》记载,春秋时期,鲁隐公和莒国人有一次著名的会盟。但关于这次会盟的地点“浮来”,盛传的说法是鲁莒两国国君在今日照市莒县浮来山上会盟,如今该处仍立有一块石碑,上刻有“公及莒人盟于浮来”。
此次浮来邑为今沂源县东里镇东安古城的初步确定,为东安古城遗址的研究与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除此以外,专家组还认为,东安古城曾是秦汉时期盖城和盖县治所,魏晋至隋代东安郡治所在地。东安古城从史前大汶口文化时期到隋代一直是一处重要的区域文化中心,延续时间较长。东安古城遗址出土遗物规格较高,为研究商人经营东方和商周更替等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证据。专家组结合西鱼台姑子坪遗址、纪王崮春秋大墓的研究,给出东安古城的深入科考,可为探索纪国晚期的历史变迁提供重要的考古资料。
为做好这一重要遗址的保护工作,专家组还建议相关部门秉持“大考古”和聚落考古理念,对东安古城开展持续的考古调查和研究,并做好对东安古城的宣传、保护、展示、利用工作。